简 介
佛陀涅槃前,特别授记《华严经》由东土震旦——中国人传承。
2014年11月,传喜法师率众朝礼峨眉山,慈心开显《普贤行愿品》甚深法义,洞开毗卢性海之玄门,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普贤菩萨代表诸佛功德体,既与十方诸佛同体,又与法界众生同体。普贤十大愿王,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愿愿称法界心,愿愿极法界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华严经》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发露忏悔的最好对境就是普贤菩萨。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往生西方,是速疾成就普贤大愿的最胜方便。
历时三年,慧日传媒将这一珍贵的讲记整理,让我们再次聆听法音,共入普贤性海。
第一集摘录
◎ 狭隘的世界观、人生观,需要大、方、广的这种境界去拓展。所以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知世界,特别是我们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绵延传下的这种智慧。
◎ 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闻名世界,峨眉山的文化讲是普贤文化,那普贤文化到底是什么?普贤菩萨的内涵是什么?就好像现在讲,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圣贤文化,对不对。这更确切的圣贤文化,儒家来说就是人天相应人天合一,就是儒家最高修行路径最高的成就。
◎ 峨眉山普贤菩萨的这个精神是什么呢?在我们佛教很多大乘经典里,普贤菩萨是很少出来的,也就是说从一开始遇到善知识,给你心开意解、让你解悟,有一个入处开个智慧,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文殊菩萨教化了大家、教化了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开了根本智,然后文殊菩萨叫祂,你学谁学谁学谁,你看别人开了根本智在做什么呢?然后一个一个学,学学学,学了一大圈,一直到第五十三位菩萨,才遇到普贤菩萨, 这代表什么呢?祂为什么五十三参呢?这是五十三位代表,从最初的善知识文殊菩萨,启发祂的信心智慧的信门这个信。菩萨有五十三位,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这个就五十位了, 等觉、 妙觉,然后这个功德海就是诸佛如来的。为什么峨眉山叫大光明山呢?这是代表诸佛的大光明藏。这个大光明宝藏不是简单可以看到的,这要自己积累广大资粮才可以看得到,才可以用心眼智慧的眼看到的。
◎ 这本经是释迦佛陀于菩提道场,成等正觉之后的内在的境界。所以不是祂对著谁说的,完全就是成佛的境界。
摘录自《普贤行愿品讲记》
传喜法师第一集开示
END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