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译为“慈氏”,又译曰“无能胜”,指弥勒菩萨以大慈度化众生,无人能超胜于祂;亦称为“阿逸多菩萨”,“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
弥勒菩萨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一生补处菩萨,先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
经典中记载:弥勒菩萨为贤劫第五尊佛,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由兜率天下生至人间,于龙华树下成佛,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布袋和尚,唐末五代人,长居浙江奉化,自名“契此”,人皆称之为“长汀子布袋师”。布袋和尚为人笑口常开,体胖腹大,寝卧随处,语出无定,行为不羁。随身只布袋一个,禅杖一根,到处行化。见人进食,伸手便乞,所得食物,袋满,即分食与孩童,故每过村庄,孩童们喜随其后,互相追逐,分享袋中食物。
布袋和尚不可思议的事迹颇多。每到冬天,祂常卧雪中,雪不沾身;天欲下雨,便穿潮湿草鞋在村庄急行;若遇天旱,则著高齿木履跑到桥上,竖膝高卧;有人请示凶吉,每示必应,灵验非常。
一次,布袋和尚遇一宰牛人,即说偈曰:“ 杀牛之人号罗刹,杀他自杀谁惊怕,刀山斧斫暨鍪前,何劫何时得解脱。”又一日,布袋和尚接受农夫供养后而说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当祂在十字街头见世人熙熙攘攘、行色匆匆时,不禁慨然而语:“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关于布袋和尚的此类事迹,多不胜数,其语言和行为既富诗意,又含禅机。
布袋和尚有《忍辱偈》曰:“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梁贞明二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跏趺而坐安详示寂,入灭前留有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至此,众人始知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弥勒菩萨在中国人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祂象征着慈悲、忍辱、宽容和乐观。因为祂大肚包容,所以人人见到祂都欢喜。从弥勒菩萨的法相中,人们不仅能够得到弥勒菩萨象征意义的启迪,还能够培养自己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的品格,从而成为一个品格高尚而受人欢迎的人。
今日大年初一,时逢弥勒菩萨圣诞日。弥勒菩萨对一切众生不起杀心,初发心时即有誓言:永不食众生肉!以此因缘以“大慈”著称于世。有弥勒菩萨的信仰的地方,人们也会健康、长寿、有福报。
弥勒菩萨亦曾有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今日,愿我们都能够记起弥勒菩萨的谆谆教诲。
如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时期,愿我们都能够向弥勒菩萨学习,戒杀、吃素、放生,如此便能够延寿命、 愈疾病、 解灾难。学习弥勒菩萨的精神,才有弥勒菩萨的福报。以此功德回向国泰民安,灾祸永息,愿一切众生始得觉悟,平安吉祥!
Manjusri Te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