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都有一颗“衣里明珠”,修行就是一步步地证明祂的存在

2019-11-18 00:01: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理论上来说,法身心地的本来相貌都是清净的。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在于无量劫来我们不知道这是清净的。


我们跟佛的区别就是:佛那个碗已经是干净的,装了很多宝—— 清净的功德;而我们起心动念造作了很多的罪业,我们在这个法身宝藏的碗里面装了很多脏东西,以至于我们看不到这个碗底是什么颜色,也不知道这个碗的容量有多大。


图片
图片


那我们把脏的清洗掉、把业障净化掉,功德慢慢越来越多,就也能看到我们的这个“净心地”的本来相貌了。当我们的这个“净心地”越来越有一点相貌了的时候,这就叫“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


请问这个法身为什么叫“证”,而不叫“创造”呢?


因为法身本来就有的,当你去掉一分障碍,破一分无明黑暗的时候,你就看到了法身的一分本然的清净性就在那里。


所以法身要修吗?法身是不需要修的。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的法身跟佛的法身一样,只是从业报上来说是不同的。佛是清净的业报,我们是染污的业报。


图片
图片


修行是越修到后来越是无为。就像六祖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修而无修,无修而修”,六祖大师他有资格说这个话了,他修什么呢?修到后来就是“稽首本然净心地”。而我们呢?我们光是名字上这么念这几个字,你的本然是什么然?我们是不知所以然。


图片
图片


因此,还是有法可修、有业可忏、有福可积的。最后当你证悟到“真”的时候,才发现“不增不减”,这时你也不能告诉别人你是有为还是无为。从净化罪业上是有为,积累资粮上是有为,但是证法身上是无为。


所以入定的时候可以一尘不染,入定的时候你要入这个究竟的、不垢不净的、一点也不能增加、不能减少、头上也不能添头、也不能砍头、乃至也没有什么凡和圣对立的“本然净心地”。


2019年古文殊寺法堂

传喜法师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声 明 

本文由「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国学泰斗眼中的孝——楼宇烈先生在“以孝治家”论坛上的讲话
· 闻地藏菩萨名,为何能超三十劫罪?——《地藏经》讲记第17课
· 《地藏经》里“南方”在修行里的甚深义——《地藏经》讲记第24课
· 动机和心量不一样,得到的果报就不一样——《地藏经》讲记第23课
· 你,在佛菩萨眼中的样子
· 遇到菜市场的鱼虾、路边死去的猫狗,请念这些佛号!
· 找到度你生死的师父,比沉香救母都难
· 『天宁梵呗』 晚课观文佛号
· 真正能扭转我们厄运的,是纠正我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 文殊大士灵应录 —— 东台那罗延窟的神异僧人
· 舌尖上的素食:这个季节,每天喝它一小碗让你容颜焕发!
· 诸佛名号是万德洪名,念佛人也需要听经闻法——《地藏经》讲记第22课
· 别把悲悯用错了地方!
· 哪些念头就失去三皈依了呢?
· 学佛的人精神和生活相互庄严
· 祖师风范:叶圣陶亲见弘一大师与印光大师会面
· 认识心与烦恼
· 憨山大师:佛性善根如草种在地
· 朝拜五台山,两个不得不知的传统
· 薄荷、青娘子和猪老母,他们都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