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国家、社会都提倡文化自信,中国于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方面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具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自信,在佛教高僧大德身上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高僧大德们为我们正确解读经典,让我们明了祖师制定的仪轨的真实义。所以,有一句话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高僧从哪里来?从初发心里来。看见有师父出家,有的居士感慨道:“这个人以前和我一起做居士的,现在他摇身一变成为出家人了。”这是他摇身一变变出来的吗?不是。是他经过各方面的学习、积累,福德因缘成熟了。
虽然同样一起坐在法堂听法,但是出家人和居士是不一样的。身份、行为准则、受过的教育不同,听法的结果和产生的功德也不尽相同。就像发起无上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虔诚恭敬地听法,跟以私心懵懵懂懂地听法,功德一样吗?不一样的。
作为居士,出家人的功课不能学;但对于出家人,出家的功课必须要学。就像受戒一样,只有出家了才有机会经历这些——阿阇黎殷殷教诲、谆谆教导,把佛法灌顶传承给他们,把更高更微细的人生准则传递给他们。虽然刚受戒,很多内容还只是仪式上的,但这代表着一种授权——传过了,以后就可以成为学处了。
因为出家了,所以学习的内容不同了,坐在这里听法的功德不一样了,人生轨迹也就此改变了。
出家人所承载的期待值和对自身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合格的出家人要与这种高度相匹配。首先,要能降伏自己。所以,出家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修出家相。什么叫出家相?逆来顺受。尤其是师父的话,不用分辨对不对,一切都要往道上会。
出家、着如来法服,这是极其神圣的。出家人的品行要符合这庄严的法服,不能现了出家相,还凸显自己的个性。虽然忍辱的最高境界——无生法忍我们还不能现证,但是生忍,咬着牙忍,这总会的。
学会忍,生命才有空间,出家的路才走得长远。这样,在圣贤的加持下,生命境界才会越来越高深、福德资粮才能越来越丰厚。但这一切,都源于理性,源于佛教的教育方式,源于师父传授的降伏烦恼、拔出轮回的方法,而不是出于压迫。
虽然很多人刚出家刚受戒,很多内容还只是仪式上的,但这代表着一种授权——传过了,以后就可以成为学处了。
受戒之后要努力学戒,学得越明晰透彻,佛菩萨高贵的品质就越能无碍地融入我们的生命。靠自己修行得解脱是不容易的,但受戒、学戒,佛菩萨直接就把解脱的功德融入我们的身心世界了。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时时安住于法的觉照之中,时时徜徉于佛的慈光普覆之下。这样,就能得无漏。
虽然戒、定、慧都可以得无漏,但最简单的还是戒,只要现前僧授受就可以了。戒的羯磨法在作的时候,戒体当下就得以形成,就能够融入身心,所以,一定要重视戒。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