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山崩塌了,才有一点解脱的可能

2023-12-10 07:01:00 发布: 人气:18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法身慧命精勤地修起来,

功德藏才能越来越大。


观音菩萨的心咒——“六字大明咒”,是诸佛的大悲微妙心印。这个大悲藏,如果我们不去启动,它是不会震动的。同样的,诸佛菩萨福慧圆满的功德力如果我们不去开显,它也不会凸显到四生六道里来。

 

为什么出家人叫“住持三宝”?三宝没有人住持,就真的不存在了。从理上说,它是不增不减的;但从相上说,是有正法、像法、末法的。僧宝的出现就是从缘起上、从事相上住持三宝,这非常伟大。

 

我们总说“利益众生”,但如果大悲心没有策动起来,大悲藏没有震动起来,从物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众生就不得解脱。当沉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众生的业力压下来,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保障不了。

 

我们的法身慧命精勤地修起来了,功德藏才能越来越大,才能把这世间的“情与非情”都震动起来。三宝住世,龙天降吉祥。实际上,众生所享到的风调雨顺的福报,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


图片


图片

身口意的功德怎么彰显?


我们身口意的功德怎么彰显出来呢?就是看看自己的心乱不乱。我师父讲,“口常清净,身常清净,意常清净”。


我们的身口意常清净吗?我们连片刻的清净都难找。“常”的本体、本基,是佛的德,它不是世间的。世间的是缘起缘灭,佛的德是常乐我净,我们一般人哪里会有?


见月律师求个世俗的戒,都要跑大半个中国,更别说要发慧、证悟诸佛“常”的体性了。所以,若有众生知道这个“常”,是不会堕落三恶道的。


这个“常”是什么?从理性上来说,是诸佛的体,从受用上、修德上来说,是念念相继,色受想行识要与这个“常”的佛的状态保持着正念,保持着皈依的状态,这才叫“常”。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无形上振奋精神,

在有形上把五堂功课做好。


大乘经典里的任何一个字挑出来,我们修三百年都不一定悟得到。我们以为念的经就是自己以为的那样,实际上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


理不显不明,钟不敲不会响,罪不忏就不得净,功德不积累,也是不会掉到你头上。所以,我们不能躺平在自己的凡夫状态里,要在无形上振奋精神,在有形上把五堂功课做好。


为什么要强调大声念佛有这么多功德,没有说小声念佛有多少功德呢?我们这个色身,喉轮震动起来,为老佛爷出出力,能把经典的声音念出来,我师父说了,念经也是法师,抄经也是法师。

 

我们这个凡夫的生命怎么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呢?那就要“将此身心奉尘刹”,全部都用到三宝的事业上,那我们的生命就置换了无边的功德,就是无尽藏了。


当我们的身口意、福禄寿已经全部奉献在三宝事业上的时候,这就叫“娑婆印坏,净土文成”,轮回也就终结了。


图片


图片



如果在佛的面前,我们还在玩世间的那些虚荣、矜持,不愿意出力气,不愿意使劲修行,轮回路上肯定少不了我们。只有我执山崩塌了,诚心诚意地面对佛,才有一点解脱的可能。


把五堂功课都做好了,功德是很大的。早晚课的唱念要很使劲的,吃饭念供也要唱得很使劲。我就发现,本来胃口不好的,一唱供,口水就呼呼的,马上吃嘛嘛香,特别开胃。


放逸、懒散,都是很危险的,叫烦恼相,堕落相。每天能精进,充满法喜,这就是修法的相、功德的相。希望我们去除不如法的状态,自我鞭策,在法上要很珍惜,保持着对佛的虔诚,保持着修行的快乐。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台山的云,是文殊菩萨在说法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这个“门”,需要信心才能入

【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普贤显圣

寻找人生的归处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学、修佛法的捷径
· 为什么要纪念那些高僧大德?
· 他给我们证明了永恒的无量光无量寿是可以实践的
· 为什么佛法要保密?
· 佛法修行中的要务
· 我们内心中应具的九种心境
· 与诸佛菩萨无损链接,靠的是什么?
· 生日,这样过
· 我在五台的天空下,想念您
· 今日大雪 | 乾隆皇帝看雪竟然还有这样的体验?
· 那一天,我始终记得;那法语,我一直在参 ......
· 《修行直指》|| 在他永恒的温暖里,我们的生命会越来越壮大
· 那份永恒的加持和温暖,值得永久珍藏【悟公上人圆寂十八周年】
· 悟公上人:这四个字是修行的基础
· 师父是唤醒我们的人
· 佛法的功德利益对于每个生命的意义,超乎我们的想象
· 朝圣永嘉大师舍利塔开示:《世间芬陀》之出家人传承着文化的命脉
· 当心超然物外,圆满的菩提就会慢慢现前
· 提起道心,好好用功
· 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文殊菩萨告诉您什么是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