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中对佛法有了真实的感受,一定要守护住

2023-12-12 20:2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佛法不离世间觉


佛法跟众生的世间法并不相同。所以,我一直强调“佛法不离世间觉”,你在世间上如果能觉悟,那才是佛法。有的人经常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但实际上,佛法是佛法,世间法是世间法,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世间法是染污法、堕落法、有漏法,而佛法是无漏法、解脱法,二者并不能划等号。差之豪厘,谬以千里,这是不能说错一个字的。


如果佛法是一个实体,解脱是一个金刚实体,那众生轮回的恶业也是一个实体。如果产生了佛法的功德,比如此时此刻佛法的舍利长出来了,如果世间的业风吹来,这舍利会被污染的。它本来是放光的,长的速度很快的,但业风一吹,光就没了,就停止生长了;染污的业风再大一些,舍利甚至会变得暗淡;业障更重,舍利有可能变小,最后消失掉。



图片






一定要守护住



憨山大师《醒世歌》有云: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麝因为珍贵的麝香,都会招来杀身之祸。同样地,伟大的佛法,难以在生命中呈现出来的佛法,更是需要我们保护的。


佛法的觉受是很难产生的,就像两块能够产生火花的石头,要有因缘碰到,还要有人用力去砸,才能砸出火花的。过去禅宗里修了几十年,好不容易碰出一点火花来,你看,都要那么秘密地给他印证:“如是、如是,善自护持。”所以,如果心中对佛法有了真实的感受,我们一定要守护住



图片



比个简单的例子,世间的小夫妻,如果女方怀孕了,怀孕初期最好不要多宣扬,要给她保密一下。因为那个时候的胎很弱,佛经里描述就像露珠一样,知道的人多了,对保胎是不利的。为什么?因为众生的口是很厉害的,叫“众口铄金”。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我们的身口意,都是带着娑婆世界的业力的。


同理,年纪大的人一般不做寿。因为年纪大的人,其生命力本来就已经很弱了,大家再来祝寿,在一定程度上,对他并不是一件好事。道家尤其注重这个,甚至成为一种规矩。你要问修道人:“你今年高寿?”他一般不回答你的,最多回答:“山中岁月不知几时。” 这叫道不言寿。


普通人的年龄,我们可能没觉得需要保密。但真的活到三百、五百、三千、五千岁的人,他会随便跟别人谈及自己的寿命吗?不会的。因为,一般人根本不懂他的生命境界,这中间的差距普通人望尘莫及啊。



图片


智慧福德不同,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不同。面对不同认知的人,不要轻易地抛出你的观点,否则很容易引起公愤。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试探,要求同存异。我们要在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上达成一致,不要分裂。


所以,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说,“今天天气真好啊!”或者“吃了吗?”这既亲切又不会产生分歧。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王公贵族,总是要吃饭的,所以说“吃了吗”,这句话问谁都可以的。这种平常简单的话题,可以让内心拥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保持表面的和谐统一。


而珍贵稀有的佛法,很多时候是要很秘密的,这是佛弟子的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保护佛法的火种不被灭掉。对于我们每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相关文章
· 学佛,从哪里开始,怎么学?
·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 远离安逸
· 善知识具有灭诤除疑的智慧功德
· 修行,从这里入手
· 念佛念心,心念佛
· “我执”山崩塌了,才有一点解脱的可能
· 学、修佛法的捷径
· 为什么要纪念那些高僧大德?
· 他给我们证明了永恒的无量光无量寿是可以实践的
· 为什么佛法要保密?
· 佛法修行中的要务
· 我们内心中应具的九种心境
· 与诸佛菩萨无损链接,靠的是什么?
· 生日,这样过
· 我在五台的天空下,想念您
· 今日大雪 | 乾隆皇帝看雪竟然还有这样的体验?
· 那一天,我始终记得;那法语,我一直在参 ......
· 《修行直指》|| 在他永恒的温暖里,我们的生命会越来越壮大
· 那份永恒的加持和温暖,值得永久珍藏【悟公上人圆寂十八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