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说说福城中,那些千岁宝树

2024-03-12 00:00: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为众生提供庇护、生养之处,或建设亭台楼阁、或纳荫乘凉、欣赏药用,对人类的助益不可胜数。

 

自古,佛教与树就有着不解之缘。三千多年前,佛陀降生于无忧树下,成道于菩提树下,涅槃在娑罗双树下……


寺院也称为“丛林”,甚至很多历史悠久的寺院,直接以树名来命名,如河北柏林禅寺、庐山万杉寺、长沙松柏寺等等。

 

今天跟您聊聊古文殊寺那些千年古树,它们见证着千年古刹的岁月更迭,更见证着佛法传承的千古绵延,让我们一起透过它纵横的纹理,探索烙刻在光影里的文化痕迹。



福/城/文/殊/寺





图片




图片




一进山门,便见四棵古树守护于山门两侧,它们分别是:松、柏、杄、楸。据说,当年尉迟恭为唐太宗故居所栽的就是这四种树,它们合起来叫“松柏千秋”,我们也把这样的文化奉供到五台山来。


这四棵树来自华夏大地的天南海北,每一棵都不好找。每找到一棵,都事先跟它沟通,“我们想请你去五台山,希望你能欢喜,不要生烦恼”。每一棵都是在念经、点香、祈祷一系列的仪轨后,被系上红布条,运到寺院的。

 

在寻树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林场有这样的规矩——无论谁来请树,都要到里面先拜佛。他们知道移树要求佛加持的,因为树有树神,比人低的灌木叫鬼神村,是鬼住的;比人高的树就有神居住了,是四天王眷属的居处。林场的人也认为,老佛爷你敬过了,就不要紧了,如果只是我们人的妄想心,不打招呼就擅自挪是不行的,我们没有权力去支配树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进入山门,拾阶而上,屹立于天王殿两侧的是四棵千年文冠树。


▲文冠树移植文殊寺


文冠树是生长在北方大地上的一种神秘树种,起源于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已有6500年的历史。文冠果是树木中的国宝,有“东方神树”“东方菩提”之美誉。

 

文冠树主根发达,生命力非常顽强,能够在沙漠戈壁和冰天雪地里生长,可抵抗北方的干旱和严寒,抵御自然界的一切灾害,寿龄长达2000年。


图片


文冠树自古以来就被寓意为吉祥树,在民间被奉为神树,有“文官当庭,金榜题名”“文官入院,高中状元”等说法


据明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记载:文冠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昔唐德宗幸奉天,民献是果,德宗饮之,龙颜大悦,遂官其人,故名“文官果”。从此,便有了喝文冠果可升官发财、官运亨通之说。


在宫殿庙宇里,文冠树常常被称为“镇院菩提”,故宫里的文冠果树更是被当作“镇宫之宝”。在五台山,“文冠果”的“文”就代表文殊菩萨,寓意更加美妙。


文冠树最早是由僧人引种,在青海、内蒙等地,师父们常常把文冠果油作为佛前长明灯用油,以示正法久住,佛光普照

 





图片




图片




来到古寺的人们,

往往会驻足古龙松前良久,

或瞻仰,或顶礼,或转绕。

一千七百年中,

它见证着古寺几经兴衰,

守护着这一方道场,

也默默等待着每一位有缘人。

 

据史料记载,古文殊寺所处的地方,最早的时候叫福城,文殊菩萨带五百比丘、一万菩萨常住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之后,祖师大德在这里建了大福圣寺。隋唐时期,寺院是五台山最鼎盛的寺院之一,素有“九进院落,十方丛林”、“骑马关山门”之誉。

 

图片



莫高窟第六十一窟又名“文殊堂”,建于五代947-951年间,此窟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图,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山水人物图,也是最大的全景式历史地图。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古刹中兴,龙松与凤松隔山相望,它们依旧虬枝郚旋,挺秀青郁。古龙松树身清晰可见盘旋而上的一道伤痕,是它经历千年风雨,穿越四季轮回的佐证。它们是古刹兴衰的见证者,更是守护者,也许正因为有了千年的等待,很多人初次看到这两颗古树,会不禁怆然泪下……



图片

龙 松


图片

凤 松





图片




图片




走进依山而建的妙吉祥法堂,一尊肃穆庄严的释迦牟尼金身像盘坐在讲台中央,一旁矗立的还有代表佛陀的菩提树。


这一原景重现,仿佛打碎了意识的边界,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回三千多年前菩提迦耶菩提树下那伟大的一刹那。


对于每晚浸润于法乳的佛子来说,

寻觅,思索,

直到证得与佛陀无二的心意;

对所有有缘众生来说,

这一眼,便永远种下了种子。

无论是谁,无论何时何地,

当我们忆念佛陀,

就都可以全然地、不隔毫厘地

得到佛陀证道这一伟大时刻的加持,

我们就都在佛陀的慈眼悲光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寺院又称“丛林”,据《禅林宝训》记载:“丛林乃众僧所止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其大意是,草如果不乱长就称为“丛”,木不乱长就称“林”,“丛林”之意,就是符合规矩。


将寺院比作丛林,就是喻指寺院乃是规矩之所,是修行的所在。


此外,经典中常以树为喻,《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也有相关偈颂,用微妙的法性之树来比喻菩萨道修因证果的全过程:



图片


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

 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

 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

 定叶神通华,一切智为果。

  最上力为茑,垂荫覆三界。


图片



    更有譬喻:






图片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

诸佛菩萨而为华果,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

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

若无众生,

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台山的云,是文殊菩萨在说法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这个“门”,需要信心才能入

【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普贤显圣

寻找人生的归处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新年的金光明 | 法师的新春祝福来了!
· 精彩图集|开工了,再全面回忆一下在寺院过年的幸福时光!
· 如法斋天 “迎到财神”
· 清凉日志|冬日里的出坡纪实
·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冬日里最温暖的一碗粥
· 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 文殊寺2023年度回顾及2024年展望
· 春联回顾 | 这份祝福已陪伴了我们十二年!
· 二零二四,每月“专属攻略”来了!
· 天台山螺溪传教院落成 全堂佛像开光暨净旻大和尚方丈升座庆典圆满举办
· 净光衍法乳,螺溪振家声 | 重建中的天台山螺溪传教院
· 走进天台山螺溪传教院 | 附:《螺溪传教院历史编年》
· 天台山螺溪传教院|千年祖庭,盛世重兴
· 福建佛学院四十周年校庆|千名校友返校共叙学修岁月
· 清凉日志|福城圣境,瑞雪弥空
· 法讯|福城文殊寺为新发意菩萨举行剃度及授沙弥戒仪式吉祥圆满
· 戒香普熏,共证菩提|文殊寺义工受菩萨戒圆满
· 戒香普熏,共证菩提|福城文殊寺2023年秋季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 恭贺云居重兴70周年 | 方圆默契、父慈子孝的传承
· 喜迎华诞,祝福祖国 | 福城文殊寺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
· 中秋祈福,吉祥圆满 | 愿每个人的心中,都能升起那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