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纪念师父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的画册叫《觉岸》。今天有人很有心,他问我,什么叫“觉岸”?
对于水来说,它有一个“岸”,我们可以登岸。而对于轮回的众生来说,六道就是生死的苦海,如果不求真理,那就是苦海无边;如果学佛了,佛菩萨来拯救我们,那茫茫苦海就有了“岸”,有岸就能离开苦海。
这个“岸”就是生命的终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佛法里才有彼岸。佛教在人间,让人类有了终极的生命追求,否则,我们连这个命题都没有。
物理学只是工具学层面,它属于知识,它尚且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更没有彼岸。讲到底,哲学也没有彼岸的,哲学是一种逻辑方式,彼岸不是靠逻辑建立的。
逻辑里是没有一元世界的。好比我们说“大统一场论”,它不可能在逻辑里建立,也不可能在物理学里建立,因为它本身就超越了这些。
所以,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这在佛法里的描述就是,烦恼是解决不掉烦恼的。只有开了智慧再来看,烦恼原来了不可得,烦恼是无本性的。这个时候,烦恼才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不是在烦恼里认识的,这是在皈依三宝,站在了智慧的平台上才能完成的转化。在烦恼堆里,烦恼永远是烦恼,烦恼产生不出菩提的。
你只有换频道,皈依三宝了,在善知识的开示、提携下,换了一个平台,换了一个世界观,换了一个视角,才会发现烦恼是空无自性的,是了不可得的。
这是“般若的作用”作用在烦恼上了。照见烦恼,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就是我们所皈依的,它既是戒体,也是定的体、慧的体,也是菩提涅槃之特性,是诸佛菩萨带来的。
你要说它是工具,它也是一个工具,但这是撬动我们出轮回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连三宝、佛菩萨都是为你服务的,就看你愿不愿意。
观音菩萨就是来救你的,但是你不让救,那观音菩萨有啥办法?佛菩萨救众生的态度很明确的,度众生愿力发得很宏大,如果众生不愿意被度,祂绝对是尊重众生的选择。
所以,佛法的信仰一定是和平的。儿子信了,要想老爸信,不容易的;爸爸信了,要想儿子信,也不容易。佛法是需要有一个大因缘的,这个大因缘是什么?《法华经》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改变我们的脑筋是要有福德的。
好比手机没电了,你不给它充电,它是启动不了的。脑科学家说,我们的大脑只有1.5%的脑细胞在活动,98.5%都是睡眠状态。为什么睡眠状态?因为没有福德,启动不了。
实际上诸佛菩萨启迪我们智慧,就是用自己的福德来“贴现”给我们的。《普门品》里讲,观音菩萨福聚海无量,祂一个人的福德就抵九十六亿恒河沙数菩萨。观音菩萨要度众生,是带着厚重的福德来的呀,但即使这样,我们还不买祂账呢。
所以,度众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你要有本事去拿那个杠杆撬动轮回的世界,你要有这个臂力的。
各行各业都可以度众生,因为各行各业当中都有菩萨。以道德作为普世价值的时候,叫行行出状元、行行出祖师。但这跟各行各业没关系,而是跟各行各行背后的道德逻辑有关系。
我们说培养僧才,培养什么僧才?就是明白道理了,自己戒恶修善得佛法受用了,然后修到后来能抗造了。
所以,我们自己的成长是最重要的,首先知见正了,修的功夫少一点多一点倒还无所谓的,往生极乐世界主要是靠知见。
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这都是知见,“深浅”是修行的功夫。知见是最重要的,知见正了,你哪怕瘦弱一点,也扛得住的。
识货不识货?
听经闻法得诸佛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