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文殊菩萨像的感应故事

2024-06-13 00:02:00 发布: 人气:2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五台县张元通

造文殊形像感应(新录)




图片


张元通。信心贞固。发愿造文殊像高三尺。安室内方供养。至夜三更。梵僧两三。手执香炉。来至室内。绕像三匝。忽然不见。弥发信心供养香花。明日日西。像放光至五更。通梦见。十方诸佛来集室内。以妙花供养形像云。是我本师。以敬师故。我等供养。诸佛亦以妙璎珞。供养元通。汝以信心。造我师像故来供养。通梦中白诸佛言。十方世界造文殊像。及能画之者。诸佛皆向其处耶。佛言。十方世界。若有此事。我等皆供养之。何以故。我等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若有归依文殊者。超过归依十方诸佛。即说偈言。


文殊大圣尊  十方诸佛师

归依供养者  超供养诸佛

说是偈已。忽然不现。通复见圣众来迎云。吾生金色世界云云。通在生之时。隐而不语。注遗书收箱。寿终之后。人披见之。其像移照果寺。灵验见在矣。


(摘录自《三宝感应要略录 卷下》)



图片



译文:

张元通,信心贞洁而坚固,发愿造了高三尺的文殊菩萨像,安置在室内供养。到了晚上三更天,看到有梵僧两三人,手执香炉,来到室内,绕像三匝,忽然不见了!元通于是更加发信心,供养香花。

 

第二天太阳偏西,菩萨像就开始放光,一直到五更。不久,元通梦见十方诸佛都来集会在室内,以妙花供养菩萨像,并且说:“这是我们的本师啊!以尊敬本师的缘故,我们供养啊。”

 

诸佛也以美妙的璎珞,供养元通,并说:“你以信心,造我本师形像,因此来供养你。”

 

元通梦中对诸佛说:“十方世界造文殊像,以及能画像者,诸佛都会向这里来吗?”

 

佛言:“十方世界,若有这样的胜事,我们都来供养,为什么呢?我们发心,都是文殊菩萨的教化之力啊。如果有归依文殊菩萨者,超过归依十方诸佛。”

 

即说偈言:“文殊大圣尊,十方诸佛师,归依供养者,超供养诸佛!”

 

说了这个偈子,忽然不见了。元通还见到诸位圣众来迎接,说他会生在金色世界。

 

元通在生之时,隐秘而不说这些,写遗书藏在箱中,往生之后,有人披露大家才看见。这尊文殊像,后来移到照果寺,还能看到灵验。


图片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云:

“善男子。若有受持百千亿诸佛名号。若复有称文殊师利菩萨名者。福多于彼。

……

时文殊师利复白佛言。我从往昔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已来。起如是愿。我以无碍天眼。所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中一切如来。若非是我劝发决定菩提之心教授教诫。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菩提终不应证。而我要当满此所愿。然后乃证无上菩提。”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

“文殊师利满足无量亿那由他菩萨愿行,常为无量亿那由他诸佛之母。又为无量亿那由他诸菩萨师,勇猛精进,教化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常于一切诸佛众中,为大法师,悉为诸佛之所赞叹,安住甚深智慧法门,分别了知一切法界;于无量劫,修诸法门,究竟普贤菩萨所行。”



《佛说放鉢经》云:

“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张元通梦中诸佛所述,与佛经中释迦佛陀所说,如出一辙。





02

阿育王造文殊像感应

(出感通记殊林等文)







图片




昔阿育王。綩摄此洲。学鬼主制狱。伏酷尤甚。更作地狱。凶人为狱率。文殊现处镬中。火炽水清。生青莲花。心感悟即日毁狱。八万四千夫人。同入火坑。八万四千塔。建立形像。其数亦八万四千也。此土东晋庐山文殊金像。此其一也。


(摘录自《三宝感应要略录 卷下》)



图片



译文:

昔日阿育王统摄此洲的时候,模仿鬼王的方法修建牢狱,诛伏罪犯的刑罚,甚至比其更残酷;更是模仿地狱而建牢狱,以暴凶之人作为狱率。后来,文殊菩萨现身在牢狱的镬中,炽热的烈火化为如水般清凉,并生出青莲花。阿育王因此感悟,即日毁掉牢狱。后来,其八万四千夫人,一起和阿育王入烧制塔像的火坑,造八万四千佛塔,建造佛像的数量,也是八万四千数,中土东晋的庐山文殊金像,就是其中之一。





03

海中圣像




图片


晋时有一个名叫陶侃的人,字士衡,他曾梦见五台山有位僧人向他劝募化缘。


这个梦后没过多久,他在南海驻军扎营期间,当地的渔民每天黄昏都看到海滨有光芒照射数丈之远,特地来把这件奇异的事情禀告给他。


于是陶侃便派人前去查看。没一会儿,就看到有一尊金色的佛像由海浪的浪层中涌现出来。


于是众人将佛像搬到船上,看到佛像的底座下刻着“阿育王所造文殊菩萨像”的字样。


佛教的经典中曾记载: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阿育王,好战杀戮,实行酷政,命令鬼王建造监狱,鼎镬热汤,烧煮人身,极其地恐怖残酷。他在施行暴虐时,文殊菩萨竟然在鼎镬之中现身,火灭汤冷,鼎镬中生出了青色的莲花。


狱卒连忙跑去禀报阿育王,阿育王因此事而被感化,即刻废除了牢狱,并且造了八万四千尊佛塔以及文殊菩萨的圣像,流布天下。陶侃在海中遇到的这尊圣像就是其中一尊。


陶侃原本不信佛法,因为亲身经历此事,深感佛法真实不虚,便对佛教生起真诚的信仰之心,并将这尊文殊菩萨像安奉于武昌名刹寒溪寺中。后来,他想将这尊文殊菩萨像迁至荆州供奉,没想到近一百个人合力也搬不动这尊圣像,最后只好作罢。


此后,庐山的慧远和尚要将这尊文殊菩萨像请至山中供奉,没想到却没有一点困难,很轻松地就搬运走了。


(摘录自《文殊大士灵应录》)





04

释智猛画文殊

精诚供养感应(出别传等文)







图片



释智猛。少甚愚痴。都无分别心。其父为用钱三十文。画文殊像。令其子对像。梦像放光。照儿顶光入顶。觉后有自然辨智。如学法长年比丘。更质经律等如文。谙诵文义。无所不了。出家之后。才智超人。号曰智猛。文殊化作梵僧。而来此土。谒智猛矣。


(摘录自《三宝感应要略录 卷下》)




图片



译文:

释智猛,少年时非常愚痴,甚至不能分辨事物。他的父亲为此,用钱三十文,画文殊菩萨像,让他面对着像。后来,父亲梦见像放光明,光明进入儿子头顶。醒来后发现孩子自然具有辨才和智慧,犹如学法多年的比丘一样,更能质辨经律等如原文无二、精通所背诵的文义,无所不了。出家之后,才智超人,号曰智猛。传说文殊菩萨,曾化作梵僧,而来此土,见过智猛。





05

照果寺解脱禅师

值文殊感应(出别传文)




图片




五台县照果寺释解脱。俗性刑本也。常诵法花。并作佛光等观。追寻文殊。于东堂之左。再三逢遇。初则礼已寻失。后则亲承旨诲。脱请问文殊曰。大士如何利益此土愚痴无智阙信难化众生。文殊告曰。我一日三时。入破散众魔三昧。破此土众生魔业。入智母三昧。破愚痴暗。往地狱中。一一地狱现作佛身。放光说法。往饿鬼城。能施饮食。余人所施。入口化为火炭。唯我所施。能益身心。生天解脱。入畜生道。能除愚痴。开悟智解。皆令发菩提心。脱又问曰。何众生得化度。文殊曰。画我形像。造我形像。或以手爪。或如奄罗草。口自发言称南无。如此众生。易可化度。自余众生。虽尽悲心。以自业故难可化度。又问。脱如何即悟无生永无退落。文殊曰。汝往昔造我形像三寸许。善根既熟。今何须亲礼于我。所自悔责必悟解耳。脱敬承圣旨。因自内求。乃悟无生。兼增法喜。乃感诸佛现身说法矣。



图片



译文:

释解脱是五台县照果寺出家的僧人,俗姓刑,常年诵《法华经》,并作佛光等观法。追寻文殊菩萨,在东台左麓而多次相遇。最初礼拜时,菩萨消失不见,后来得到文殊菩萨的亲自教化。


一次,解脱和尚请问文殊菩萨:“此土众生愚痴、无智、对佛法缺少信心,难以教化,大士是如何利益他们的呢?”


文殊菩萨回答说:“我一日三时,入破散众魔三昧,破除此土众生的魔障;入智母三昧,消除他们的愚痴。去往地狱,于一一地狱现作佛身,放光说法。往饿鬼道中,施食救济。他人的所施的饮食进入饿鬼口中都化为炭火,只有我的施食能利益饿鬼的身心,使他们解脱苦报,升入天道。又进入畜生道中,破除愚痴,开启他们的智慧,皆使发菩提心。“


解脱和尚又问:“哪些众生能够得度呢?”

文殊菩萨回答说:“绘画、塑造我的形象的众生,乃至用手或草画作,口称皈依,这样的众生容易得到度化,其他的众生,虽然我历尽慈悲,但因其业力牵引而难以得度。”


解脱和尚又问道:“我如何能即证无生忍,而永不退落?”


文殊菩萨回答说:“你过去造过我三寸大小的形象,善根已经成熟,现在何需亲自礼拜我呢?自我忏悔后一定会开悟的。”


于是解脱和尚一心按照文殊的教化,向内自求而证得无生境界,法喜充满,最后感得诸佛现身为其说法。





06

李铨部以造像获嗣




图片



铨部李白春。号瑶圃。丙辰进士。素不近僧。后三子皆夭。父敬泉就公第延华山三昧老人斋。公从屏后一望惊曰。此十五年前见梦者也。遂出叙款洽。斋次问曰。师能代某祈嗣否。昧老人答曰。公家福力大。必作奇特大福方有感应。公固请作何事。师曰。华山大殿方造文殊普贤二大香像。约费二千金。公能成就。保得子矣。公诺。既施出一千四百金。师先为起一法名曰定智。文殊像方就。即生一子。乳名智郎。即今邠肇也。


(摘录自《现果随录》)



图片



译文:

铨部李白春,号瑶圃,是丙辰年的进士,素来不亲近僧宝,后来三个儿子都夭折了。父亲敬泉就在白春的府第,恭请供养宝华山三昧老人吃斋饭;白春从屏风后面一看,惊呼道:“这正是我十五年前梦中所见的人啊!”于是从屏风后面出来,款待并愉快交谈;斋饭结束后,白春问:“师父能代我祈求子嗣吗?”三昧老人回答:“公家福力大,必需作奇特的大福,才能有感应啊!”白春就请问应该作什么福事。师父回答说:“宝华山大殿,正打算造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香像,大约需要花费二千金,公如果能成就此功德,保证可以得子啊!”白春当即允诺,立即先施出一千四百金;师父预先为将要出生的孩子,起了法名叫做定智;文殊像造圆满的时候,立即生了一个儿子,乳名叫智郎,就是现在的邠肇。





07

丢失文殊菩萨像

至诚祈祷 失而复得







图片



十七宋元嘉二年。刘式之造文殊金像。朝夕礼拜。顷之便失。惆怅祈请夙夜匪懈。经于五年。昏夕时见佛座有光发座至栋。式之因烧香拂拭床帐。乃见失像俨然具存。

(《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




图片



译文:

宋元嘉二年,有刘式之居士者,造了一尊文殊菩萨的金像,不知何故,忽然失去不见了。刘居士悲伤祈请,夙夜不懈者五年。


一日夜晚,已经人睡了,却见佛座上有光,起来烧香看之,失去的文殊菩萨像,俨然又回来原处。刘居士欢喜无量,全家也从此更加精进。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造文殊菩萨像感应故事
· 禅师入定后看到了这些,让他发愿一辈子不闲聊
· 《佛教因缘故事》| 结论
· 《佛教因缘故事》| 圆满成道(六)
· 《佛教因缘故事》| 圆满成道(五)
· 《佛教因缘故事》| 圆满成道(四)
· 《佛教因缘故事》| 圆满成道(三)
· 《佛教因缘故事》| 圆满成道(二)
· 《佛教因缘故事》| 圆满成道(一)
· 《佛教因缘故事》| 不应恶语毁呰他人
· 《佛教因缘故事》| 野犴毛色异 诈言兽中王
· 《佛教因缘故事》| 佛赞四希有人
· 《佛教因缘故事》| 当自审察 勿信他语
· 《佛说因缘故事》| 最灵验的家咒
· 《佛教因缘故事》| 跋提释王 出家得道
· 《佛教因缘故事》| 悭贪堕饿鬼
· 《佛教因缘故事》| 欠人财物 作牛还债
· 《佛教因缘故事》| 食用三宝僧物的罪业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六)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