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持戒就是与佛同在

2024-09-26 09:00:00 发布: 人气:15
图片


图片






受戒、持戒就是与佛同在


要好好受持戒律 

PART.01



受持佛戒,就是把轮回的漏洞填补起来,就是在三界之外建立起全新的跑道。这个跑道是金刚之道、无漏之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进入了这个跑道,就是进入了正能量的良性循环。


如果偏离这个跑道,不秉持戒律就相当于舍弃了佛。这样,即使佛常住世间,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受戒、持戒就是与佛同在。如果我们希望正法久住于世,希望善知识长久住世,那我们就要好好受持戒律。 



图片



同时,我们还要往内观,要看自己的菩提心在不在。如果菩提心不在了,那也相当于佛入涅槃了。我们以发菩提心持戒的功德来供养三宝,这就是在护持正法住世,就是在供养善知识。这样,我们就是善知识久住人间的基础、基石。


我们以菩提心在金刚菩提道上所做的一丝之善,胜过我们在世间所行的无量善行。穷尽无量劫舍生命广行布施之功德,不如一念与菩提心相应。










勘破五蕴  了生脱死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PART.02



图片



我们的佛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我们觉照的能力越强,寂的境界越深,那我们超越色受想行识五蕴魔的力量就越大。如果我们能照到诸色皆空,那色的魔就被我们破掉了;如果照到想蕴是空,我们就从想魔里面解脱出来了。


我们当下就在五蕴的魔掌里,为了救度我们,佛宣讲了勘破五蕴的方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为什么佛用“度”字呢?因为虽然我们目前还在生死苦海之中,但是我们能度过它,能超越它。



图片



修行的人还有生老病死吗?有,但是修行人不会被那些现象所淹没,而是能够照着它们,超越它们。一个没有修行功夫的人,生命中的病痛苦难对于他来说是那么的真实且难以逾越;而对于具有真正修证境界的人,病来了,他会照着它,痛来了,他也能照着它。于是,病痛悄无声息地来了,又自然而然地走了。


从本质上来说,只要拥有了寂照的功夫,一切都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的。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看待事物要看其本质。


我们要遵佛教导,要了悟一切生灭、一切万法皆因缘所生,无有自性。而我们自己身处其中,如如不动,这就是修行。如果这点做到了,我们就会转烦恼为菩提,化愚昧为智慧,我们就可以渡过茫茫无尽的生死苦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切万法皆因缘所生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持戒可达彼岸
·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和预备功课
· 不要因为怕犯戒就不受戒,要踊跃地、欢喜地去受戒 !
· 东山顶上,菩提心之明月正悄然升起
· 好好持戒命运一定会改变
· 做到这几点就可以渡过生死苦海
· 又不开心了?原来我们一直搞错了方向
· 发菩提心就是为心灵装藏
· 什么叫受持佛戒?
·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和预备功课
· 2024/08/18 【六斋日】
· 菩萨戒,是高级忏悔
· 发菩提心,就是给我们的心灵装上真正的宝藏
· 得菩萨戒的前提
· 有福报,还要有享用福报的智慧,才能带来幸福
· 这是与佛菩萨心心相印的最终途径
· 持净戒,能增长无漏资粮
· 戒律也属于“契约”的一种,也是向佛陀承诺
· 这是天地宇宙之间无比殊胜伟大的事情
· 三皈五戒,真的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