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三卷记述玄奘大师从羯若鞠阇东南行,经中印度阿逾陀、阿耶稽佉等国到达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又往王舍城观礼圣迹,还寺听戒贤法师讲《瑜伽》等论,其后南游到达伊烂拏钵伐多国的情形。
第三卷
40 梵书记论
译文:
玄奘大师在那烂陀寺一住五年,共听了《瑜伽师地论》三遍,《顺正理论》一遍,《显扬圣教论》、《对法论》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论》等论各两遍,《中观论》、《百论》各三遍;其他如《俱舍论》《大毗婆沙论》《六足》《阿毗昙》等诸论,因参学途中,在迦湿弥罗等国已听过,所以在此只是阅读、解决疑难而已。大师在这里还兼学印度的语言文字 。
印度的梵书名字叫做“记论”,它的来源不清楚,也不知道作者是谁。每当世界形成之初,梵王先予讲说,传授给天人,因为是梵王所说,所以叫做“梵书”。梵书的文字极多,有一百万颂,就是旧译的“毗伽罗论”。然而其音声不正,若按正音应叫“毗耶羯剌諵”,汉译为《声明记论》,以其记载广泛,能诠诸法,所以叫《声明记论》。
过去在成劫之初,梵王先说一百万颂。后来到了住劫之初,帝释天就删略为十万颂,就是如今印度健驮罗国婆罗门睹罗邑的波腻尼仙人又删略为八千颂,就是如今印度正在使用的。近来又有南印度婆罗门为南印度王再次删略为二千五百颂,边远地区的国家大多盛传流行,印度博学之人所不遵学。这些都是梵文音韵文字的根本。
进行专项诠释的,有《记论略经》,凡一千颂。又有字体三百颂。又有字缘两种:一种名叫《间择迦》,凡三千颂;另一种名叫《温那地》,共二千五百颂,是分辨字缘、字体的。还有《八界论》八百颂,是对字缘和字体的语法运用作了简要解说。
这些记论辨明能诠和所诠,有两个例子。一个名叫底彦多声,即动词的语法变化,有十八种啭音;另一个名叫苏漫多声,即名词的语法变化,有二十四种啭音。底彦多声的十八种啭音多用在文章壮丽之处,一般普通文章用得比较少。苏漫多声的二十四种啭音一切文章通用。
底彦多声的十八种啭音,分为两类:一是般罗飒迷,即动词的主动语态;二是阿答末埿,即动词的中间语态;各有九种啭音,所以共有十八种啭音。
般罗飒迷九种啭音,譬如泛论一事,即一事有三种情形。说他有三种情形,自说也有三种情形;泛论、说他、自说都有说一说二、说多三种情形,所以说有三。阿答末埿也是这样,只是由于主动语态与中间语态的差别,所以分为十八种啭音。
根据般罗飒的语法学,有很多种说法。譬如动词“有”,“有”即有三个名称,一名婆波,二名婆波破,三名婆波他。自说有三个名称,一名婆波弥,二名婆波靴,三名婆波摩。依照阿答末埿的九个啭音,在前面九个啭音后面各加词缀毗耶底,其余同上。加上词缀耶底使文章工巧美妙,表明极美之义,没有别的意思。
苏漫多声二十四种啭音,是说名词总有八类啭音,在此八类啭音中每一啭音又各有三种啭音,即说一、说二、说多,所以总有二十四种啭音。在这二十四种啭音中每一啭音又各有三种:即男声、女声、非男非女声,即阳性、阴性、中性。所谓的八啭音,即:一诠诸法体,二诠所作体业,三诠作具及能作者,四诠所为事,五诠所因事,六诠所属事,七诠所依事,八诠呼召事。
姑且以男声在“丈夫”一词上的八类啭音为例,“丈夫”印度语名叫“布路沙”。体三啭:一布路杀,二布路筲,三布路沙(去声)。所作业三啭:一布路芟,二布路筲,三布路霜。作具及能作者三啭:一布路铩拏,二布路䛎,三布路铩鞞或为布铩呬。所为事三啭:一布路厦邪,二布路沙䛎,三布路铩韵。所因三啭,一布路沙哆,二布路铩䛎,三布路铩韵。所属三啭,一布路铩诅,二布路铩䛎,三布路铩諵。所依三啭,一布路䐤,二布路杀谕,三布路铩錎。呼召三啭,一系布路杀,二系布路稍,三系布路杀。
以上略举一二就是如此,其他可想而知,难以详细陈述。玄奘法师通晓梵语各种言词,与当地人交谈十分准确典雅。法师就这样钻研诸部经、论,并学习梵书,共经历了五年时光。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