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三卷记述玄奘大师从羯若鞠阇东南行,经中印度阿逾陀、阿耶稽佉等国到达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又往王舍城观礼圣迹,还寺听戒贤法师讲《瑜伽》等论,其后南游到达伊烂拏钵伐多国的情形。
第三卷
38 三藏结集
译文:
玄奘大师在那烂陀寺住下后,就前往王舍城观礼圣迹。王舍城有新旧二城,旧城叫矩奢揭罗补罗城。该城位于摩揭陀国中心,历代君王大多在这里建都。这里盛产上好香茅,所以又取名“上茅宫城”。
城四周高山环绕,陡峭犹如刀削一般,西面有条小路,北面有个大门,东西长,南北窄,方圆一百五十多里。城内又有一小城,城基方圆三十多里。羯尼迦树漫山遍野,树花盛开,四季不绝,树叶呈金色。
宫城北门外有座佛塔,是提婆达多与未生怨王放出一头护财醉象,企图杀害佛陀的地方。在其东北处有座佛塔,是舍利子听阿湿婆恃比丘说法而证果的地方。再往北不远处,有一个大深坑,是室利鞠多受外道邪言蛊惑,用火坑、毒饭企图要加害佛陀的地方。在大坑东北山城的角落处有座佛塔,是时缚迦大医在这为佛造说法堂的地方。旁边现在还留有时缚迦大医的故宅。
从王舍城东北走十四五里,到达耆阇崛山。此山与群山环连,北岭隆突而起,形如鹫鸟,又状如高台,所以取名为灵鹫峰。山中泉水清澈,怪石奇立,树林繁密茂盛。世尊在世,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这座灵鹫山,曾在此说《法华经》、《大般若经》等无量众经。
出山城北门,行走一里多路,到了迦兰陀竹园。现在有所砖砌的屋舍,如来昔日常住在里面,制定了各种戒律。迦兰陀竹园的主人是迦兰陀,曾经先将此园施舍给了外道,后来见到了世尊,又听了世尊说法,感到由衷的景仰,后悔没有将竹园布施给如来。
地神知道了他的心思,为了成就他的善心,便变现出灾难怪异来恐吓外道,将他们驱逐出去,并且告诉他们说:“长者迦兰陀要把竹园布施给佛,你们最好快点离开。”外道含怒离去。迦兰陀长者终于如愿以偿,在这里修建了精舍,并亲自去迎请世尊。世尊接受了迦兰陀的供养。这就是称为第一精舍的竹林精舍。
竹园东边有座佛塔,是未生怨王所建造的。佛陀涅槃后,各国国王一起分舍利,未生怨王分得后带回去,建塔供养。无忧王发心要广建佛塔,开塔取出舍利,仍留下少量在里面,现今常常放出光明。
从竹园往西行走五六里,山旁边另有一片竹林,林中有个大石室,这里是尊者摩诃迦叶和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罗汉聚在一起,在佛陀涅槃之后结集三藏的地方。
结集时,无量圣众云集在此,迦叶宣告:“大众之中凡是自知具有三明、六通,总持如来一切法藏而没有错误的人留在这里,其余的人各自回去。”当时挑选出九百九十九人。
阿难还处在有学地,迦叶对阿难说:“你的烦恼还没有除尽,不要玷污了这里的清净僧众。”
阿难惭愧退出。经一夜勤修,断尽烦恼习气,证成阿罗汉,回来敲门。
迦叶问道:“你的烦恼丢尽了吗?”
阿难回答道:“是!”
迦叶又说道:“如果烦恼除尽的话,不用开门,可以随意出入。”
阿难于是从门缝中进来,礼拜僧众之足。迦叶握着他的手,说道:“我想要你断除各种烦恼证成圣果,所以赶你出去,你应当明白我的心意,不要产生怨情。”
阿难说道:“如果怀恨的话,怎能说烦恼除尽。”
于是阿难向迦叶礼谢,然后就座。这时是夏安居的第十五天。摩诃迦叶对阿难说道:“如来常在众人面前称赞你多闻第一,总持诸法,你可以升座为众人朗诵《素恒缆藏》,就是佛所说的一切经。”
阿难奉命起身,向佛陀涅槃的方向行过礼,然后升座诵经,众人随着记录。记录完毕,又让优波离朗诵《毗奈耶藏》,就是佛制定的一切戒律。朗诵完毕,迦叶波自己又朗诵了《阿毗达磨藏》,就是佛所说的一切关于论议的经。
在三个月的安居中,结集三藏完毕,书写到贝叶之上,使之广为流布。各位圣贤相顾而言道:“我们结集三藏,是为了报答佛恩,如今又得闻三藏,这都是佛的加持力啊!”因为大迦叶是僧人中的上座,所以人们称之为“上座部”。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