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传39|僧雁灵塔

2024-10-10 01:07: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三卷记述玄奘大师从羯若鞠阇东南行,经中印度阿逾陀、阿耶稽佉等国到达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又往王舍城观礼圣迹,还寺听戒贤法师讲《瑜伽》等论,其后南游到达伊烂拏钵伐多国的情形。



图片



第三卷

39  僧雁灵塔




原文(向上滑动阅览)

又此西二十里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即大众部共集之处。诸学、无学数千人,大迦叶结集时不预者,共集此中,更相谓曰:“如来在日,同一师学。世尊灭度,驱简我等,我等岂不能结集法藏报佛恩耶?”复集《素怛缆藏》、《毗柰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此中凡、圣同会,因谓之“大众部”。


次东北三四里至曷罗阇姞利呬多城(唐言王舍城)。外廓已坏,内城犹峻,周二十余里,面有一门。初频毗娑罗王居上茅宫时,百姓殷稠,居家鳞接。数遭火灾,乃立严制,有不谨慎,先失火者,徙之寒林。寒林即彼国弃尸恶处也。


顷之,王宫忽复失火。王曰:“我为人主,自犯不行,无以惩下。”命太子留抚,王徙居寒林。时吠舍厘王闻频婆娑罗野居于外,欲简兵袭之。候望者知而奏,王乃筑邑。以王先舍于此,故名王舍城,即新城也。后阇王嗣位,因都之。至无忧王迁都波吒厘,以城施婆罗门。今城中无杂人,唯婆罗门千余家耳。


宫城内西南隅有窣堵波,是殊底色迦长者故宅(唐言星历),傍又有度罗怙罗处(即佛子也)。


那烂陀寺西北有大精舍,高三百余尺,婆罗阿迭多王之所建也。庄严甚丽,其中佛像同菩提树像。精舍东北有窣堵波,如来昔于此七日说法处。西北又有过去四佛坐处。其南鍮石精舍,戒日王之所建,功虽未毕,详其图量,限高十余丈。


城次东二百余步有铜立佛像,高八十余尺,重阁六层方得覆及,昔满胄王之所作也。又东行数里有窣堵波,佛初成道向王舍城至此,频毗娑罗王与国人百千万众迎见佛处。又东行三十余里,至因陀罗势罗窭诃山。东峰伽蓝前有窣堵波,谓僧娑(唐言雁也)。


昔此伽蓝依小乘渐教,食三净肉,于一时中买赎不得,其检校人彷徨无措,乃见群雁翔飞,仰而戏言曰:“今日僧供有阙,摩诃萨埵宜知是时。”


言讫,其引前者应声而回,铩翮(hé,翅膀)高云,投身自坠。


比丘见已,惭惧,遍告众僧,闻者惊嗟,无不对之叹泣。各相谓曰:“此菩萨也。我曹何人,敢欲啖(dàn)食?又如来设教,渐次而防,我等执彼初诱之言,便为究竟之说,守愚无改,致此损伤。自今以后,宜依大乘,不得更食三净。”


仍建灵塔,以死雁埋中,题表其心,使永传芳烈,以故有兹塔也。


如是等圣迹,法师皆周遍观礼讫。还归那烂陀寺,方请戒贤法师讲《瑜伽论》,同听者数千人。开题讫,少时,有一婆罗门于众外悲(yì)而复言笑。遣人问其所以。答言:


我是东印度人,曾于布磔(zhé)迦山观自在菩萨像所发愿为王,菩萨为我现身,诃责我言:“汝勿作此愿!后某年月日那烂陀寺戒贤法师为支那国僧讲《瑜伽论》,汝当往听。因此闻法后得见佛,何用王为!”今见支那僧来,师复为讲,与昔言同,所以悲喜。


戒贤法师因令住听。


经十五月讲彻,遣人将婆罗门送与戒日王,王封以三邑。




译文:


从第一次三藏结集的地方往西行走二十里处,有一座佛塔,为无忧王建造,是大众部结集的地方。


诸学、无学数千人,大迦叶结集时没有参加的人,都来到这里,相互说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跟随同一个导师学习。佛陀涅槃后,驱逐排斥我们,我们难道不能自己结集法藏来报答佛恩吗?”于是又结集了《素怛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另为“五藏”。因为这次结集普通人、圣贤一同聚会,所以人们称之为“大众部”。


再往东北行走三四里,到达王舍城。外城已经毁坏,内城依然高峻,方圆二十多里,每面各有一门。频毗娑罗王居上茅宫城时,城里居民稠密,房屋连接,多次发生火灾,于是制定严格的法律,凡不谨慎而引起火灾的人,就把他放逐到寒林。寒林是该国抛弃尸体的不祥之地。


不久,王宫忽然又发生火灾。国王说道:“我作为国王,自己违犯法律而不执行,就不能惩治人民。”于是命太子留守,国王自己迁居寒林。


当时吠舍厘王听到频毗娑罗王居住在野外,想要发兵袭击。边境守望者得知后,上奏国王,国王于是修筑城邑。因为国王首先居住在这里,所以称为“王舍城”,也就是新城。后来阿阇世王继位,就把这里作为都城。到了无忧王时,才迁都波咤厘城,并将王舍城布施给婆罗门。所以现在城中无杂人,只有一千多户婆罗门众而已。


宫城内西南角有座佛塔,是殊底色迦长者(唐言星历,旧译树提迦)的故宅,旁边是如来度化佛子罗睺罗的地方。


在那烂陀寺西北有一座大精舍,高三百多尺,是婆罗阿迭多王所建,庄严宏伟,其中供奉的佛像和菩提树下的佛像相同。精舍东北有塔,从前世尊在此说法七日。精舍西北还有过去四佛宴坐之处。南边有鍮石精舍,是戒日王所建,虽然还没有完工,但由建筑图看,应有十多丈高,落成以后,必然雄伟。再向东行二百多步处,有铜铸佛陀立像一尊,高八十多尺,约六层重阁才能覆盖,这是从前满胄王建造的。


又东行数里有一座佛塔,此塔为世尊刚成道时,走向王舍城时,频婆娑罗王与成千上万的国人前来迎见佛陀的地方。


玄奘大师又向东走了三十多里,到因陀罗势罗窭诃山。在东峰的寺院前面有座佛塔,叫做僧娑塔(雁塔)。从前这所寺院信奉小乘渐教,吃三净肉。有一天,三净肉没有买来,有比丘见天上群雁飞过,便开玩笑说:“今天僧人的饭食不足,菩萨应该是知道的。”话音刚落,领头的那只雁应声掉头,折翅高云之中,投身坠地。


比丘见此情景,内心十分惭愧,遍告众僧,大家也都惊叹不已,无不感伤掉泪,相互自责道:“这雁如此灵性,定是菩萨示现!我们何德何能,岂能吃它的肉?当初佛陀设教,戒律渐次严格,我等执着于如来最初诱导愚顽的话,误认权宜的方便为究竟之说,执着不改,以致发生今天这样的憾事。从今以后,我们应该改依大乘教法,永断肉食。”

于是僧众建造灵塔,把死雁埋葬其中,并题字志念,永传芳烈。这就是雁塔的由来。


玄奘大师礼遍王舍城及那烂陀寺周围的圣迹后,回到那烂陀寺,准备修学受业。戒贤大师应玄奘大师的请求,为他讲授《瑜伽师地论》。同时前来听讲的僧众,也济济一堂,有数千人之多。


这天,戒贤法师刚刚开讲不久,室外来了一位婆罗门,忽而悲泣,忽而言笑。戒贤大师让人去查问缘由,婆罗门回话道:“我是东印度人,曾在补陀洛迦山观世音菩萨像前发愿成为国王,结果菩萨现身呵斥我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并告诉我此后某年月日在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将为大唐法师讲《瑜伽师地论》,要我前来听讲。菩萨告诉我说,以这种闻法因缘,将来就能见佛,又何必为王?如今我不仅见到大唐僧来,而法师您也真的为他登座讲《瑜伽师地论》,和昔日菩萨的预言完全一样,所以才如此悲喜交集。”


戒贤法师听后,就允他入座听讲。十五个月后,戒贤法师讲完《瑜伽师地论》,派人把婆罗门送到戒日王那里,戒日王封给他三邑之地。







图片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玄奘大师传38|三藏结集
· 弘一法师圆寂日 || 举世瞩目的前半生与洗尽铅华的后半生
·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圆寂纪念日
· 禅作清风传万古 |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圆寂纪念日
· 致敬佛教界那些爱国爱教的高僧
· 庆新中国七十五周年华诞 I 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 恭迎燃灯佛圣诞 || 无尽灯,无尽恩,慈悲照世人
·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〡鸠摩罗什大师的光辉一生
· 鸠摩罗什大师纪念日 | 他是古七佛的译经师
· 一代译经大师 || 鸠摩罗什法师纪念日
·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37|施无厌寺
·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月光三昧 普照乾坤
· 虎豹生来自不群——倓虚大师影尘回忆
· 圆瑛大师纪念日〡缅怀丕振宗风、护国济世的一代高僧
· 玄奘大师传36|那烂陀寺
· 玄奘大师传35|菩提树下
· 玄奘大师传34|摩揭陀国
· 肇启莲宗,畅佛本怀 | 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纪念日
· 八月初六 |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