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里面,佛陀问在座的菩萨们:你们是怎么修行得道的?其中大势至菩萨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说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这五十二位菩萨代表什么?代表由凡夫到成佛必经的五十二个阶位。《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讲到,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初级的菩萨是从“信位”而入的,先要对大乘体性生起信解。也就是说,诸佛功德以何而入?以信而入,正如《华严经》中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我们寺院的对联上也写着“信为德母,慈育四生”。
文殊菩萨住在五台山,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启信。所以他说,来五台山朝圣的人,我接接一千、送送八百。也就是说,每一个来五台山的人,文殊菩萨都会见你的。这就是启信,启发我们的大乘根性,启发我们入佛的法藏之门。
在大乘菩萨道里,诸佛菩萨要救度我们,先要让我们起信。起信多难啊!为了这个信,花个三年、五年,乃至三十年、五十年时间都不为过的。从不信转为信,《大乘起信论》里说,有可能要修一万劫。
你想想,如果让一只蚂蚁信佛,花一万劫它就能信吗?所以,我们人道还算是不错的,人属于“三善道”,我们比较容易信佛菩萨,比较容易相信真理,这是我们人的特质。
大乘体性的信分十个等级,即十信位。之后是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最后还有等觉、妙觉,共有五十二个菩萨阶位。大势至菩萨出来代五十二群伦向佛陀汇报,实际上就是把五十二个菩萨阶位都包含在内了。
十信位
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
十住位
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
十行位
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
十回向
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
十地
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华严经》里,善财童子百城烟雨参学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普贤菩萨是很神奇的,他是暗通大势至菩萨的。
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华严三圣”:中央是毗卢遮那佛,两边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在极乐世界有“西方三圣”:中央是阿弥陀佛,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像文殊菩萨,不仅属于东方金刚部,也属于西方莲花部。这就好像量子纠缠一样,他不仅仅在东方有,同时西方也有;不仅西方有,同时东方也有。所以观音菩萨是从五台山文殊菩萨这里去到东海之滨普陀山,在人间形成观音道场的。
文殊菩萨的智慧本体是如如不动的,但是他只要一起座就是大悲,就变成观音菩萨了,这很奇特的。观音菩萨跟文殊菩萨是一还是二?实际上是一尊,本智的层面叫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悲的层面就是观世音菩萨。
普贤菩萨也是如此,普贤菩萨的光明云从哪里来的?从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甘露宝瓶里放光出来的。西方三圣里,大势至菩萨手持金刚的时候,又称为金刚手菩萨。而普贤菩萨的金刚体性也叫持金刚,他们的秘密身又是同一个。
所以,他既是大势至菩萨,也是普贤菩萨。我们念的《百字明》,既是从普贤菩萨的金刚体性里来的,实际上这个金刚体性也是通大势至菩萨的。
这就很有意思啊,我们信了,才会了解到这么尊贵的佛法。
实际上,这岂止是在了解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就是在了解我们众生的自性啊!
这个体性就是如来之体性,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如如不动”的法界体性。我们通过了解人格化的菩萨,就可以深入华藏玄门,就能开发我们的智慧。
我们众生怎么开发智慧?所以,大势至菩萨接着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我们能见到佛,是因为佛的提携,佛的追寻,佛的不弃不舍。佛就像妈妈一样啊,看到孩子想尽办法要把他拉回来。我们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人来挽回,浪子怎么会回头呢?
佛光是超时空的,众生的业障也是超时空的,佛菩萨来救度我们这些孩子,带我们去极乐世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大势至菩萨说:“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我们想想,自己是念佛人吗?我们会信佛吗?我们的信佛、念佛都是善知识劝的,“势至金台安我足”,你去极乐世界的这朵清净的莲花,都是大势至菩萨为你安到脚下的。
我们轮回了多少劫,也没有对佛生起信心,我们对三宝生起的任何一点善念,都是三宝无量的福德加持给我们的。“世间好话佛说尽”,这样鼓励我们、表扬我们、赞叹我们,我们对三宝才生起了一点点如理如法的善念。
在起信的位次上,刚开始会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善知识的摄受下,最后所有菩萨行的足迹和功德都会显现,此生就有希望终结无量劫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