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业力”的生命转化为“愿力”的生命

2024-10-24 09:02:00 发布: 人气:15
图片


图片



在这人间 

举火而行


图片


良知 ●

图片


对孔老夫子,我一直心怀敬仰,也一直在思考他老人家的《论语》。《论语》讲什么?良知而已。孔子在列国间颠沛十四年,推行仁政礼治,无非就是想唤醒大众的仁爱之心。他本来就是带着大悲情怀降生人间的。



图片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些人为什么会追随他?不是因为财富,不是因为名誉,而是类似于我们佛教说的“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有相同情怀的人,以因缘汇聚,共同展现对自我生命的珍惜,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对社会人间的责任。




图片


何为道 ●

图片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是什么?从佛教来理解就是宇宙间的至高真理。我们说“体解大道”,就是用这无形无相的至高的理念来指挥我们的肉身。一个有道的人他的生命是从属于道的。

 

孔子的这句话解决了很大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来到寺庙?就是要了解什么是道,就是想成为道的追随者和实践者,就是不忍心圣教衰落、佛法隐没。佛法如果隐没,世间就没有举火而行的人了。所以佛陀说我的法如白莲花一样,等待着世间如莲花一样的人。




图片


●大悲的情怀

图片


宇宙的运行是有法则的,佛陀不仅求得了理论性的、真理性的法则,同时也具足了超越自我生命的大悲情怀。理论可以量化,但佛陀的愿力是不能量化的,也就是情怀是不能量化的。所以赞美佛陀可以说,他的量理的雷声可以震动世界,真理之光能遍照世界,但是虚空界、众生界如果用真理去衡量,有可能是有边际的,是有尽头的,而佛陀的情怀却是可以包容它的,比它的量还要大。如果说真理是常量,情怀就是非常量,非常量是包含着常量的。


信仰的情怀,它会在我们生命里产生永恒的效用。现在回想,我们在师父身边的那些年,其实就是在他老人家身上接受道心的感染、道风的熏陶,对我而言那十三年就是一个信仰情怀逐渐养成和坚固的时期。




图片


● 愿力 ●

图片


但是度化众生、自利利他、往生极乐世界,这都是要有愿力的呀。就像我师父讲的,这不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就能成就的。为什么我闭关的时候要一次一次地对自己强调,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境界,宁舍生命,也绝不舍弃对三宝的信仰和皈依?我已经出家受了大戒了,已经在闭关了,为什么还要发这样听起来很基础的愿?因为一个没有对三宝生起真实感恩的佛弟子,他不会明白这其中的来之不易和稀有尊贵,他也不会得皈依三宝的真实受用。


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当下就代表佛陀,是佛陀的悲智愿力的体现,此时的三宝跟菩提树下的佛陀,无二亦无别。所以我们每个人在这里,皈依着三宝,感受着三宝,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天天浸润其中,就要振起意志,发无上菩提心,为法界一切如母有情受持佛陀大乘教法,这就是从心量上去跟佛陀的心量相应。




图片


● 人性的善根力 ●

图片


佛陀在涅槃会上咐嘱弟子们,尽量多主持正法,让正法更久一点住世。每一代也都有这样的菩萨来发愿,以努力延续佛陀的教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和动机。所以,护持佛法,开显佛法的真谛,树立众生对法的正确理解,建立社会对三宝的敬仰,作为佛弟子,这应该是自觉的行为,这也是我们人性当中的善根力。


这种善根力实际上就在彰显佛陀的智慧和情怀,就在向人间输出道的光明。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怎么捅破这层“窗户纸”?
· 这是观音菩萨最欢喜的事
· 这十个字,修行的每个阶段都能用
· 修行要很小心的地方
· 如果这样,谁也挡不住你去极乐世界
· 给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 他用画,去唤醒众生对生命的尊重!
· 这就是通往极乐刹土的“隧道”
· 法华的“妙”,你有没有领悟?
· 不可思议的《妙法莲华经》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别以为祂出家,跟你没关系
· 今天,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〡大悲救苦,祂与我们结缘最深
· 成为合格的法器 | Becoming a Qualified Dharma-vessel
· 佛陀一生的事业,完全展现在“普门品”之中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出家,是生命成熟的标志
· 菩萨度众生,靠的是什么?
· 九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 出家,也是回家
· 观音菩萨“婆婆妈妈”,只为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 寻声救苦,有求必应,祂为什么这么“灵”?
· 《法华经》的“穷子喻”,就是佛与众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