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祂,温暖你|悟公上人开示

2024-11-24 07:41:00 发布: 人气:19

November.24


Huiri International Buddhism


True Emptiness

念佛降伏其心

《金刚经》的意义——悟公上人开示



图片



图片

··

1995年5月25日温州永嘉集胜寺

中道神章

圆融无碍妙难量

结界净坛场

众等宣扬

热恼化清凉

南无清净慧菩萨摩诃萨

··






Summer

1995年 >>>


1995年的夏天,永嘉大山里一个叫集胜寺的寺庙请师父去开光。开光仪式定在第二天,但听到我们师父来,远近的信众提前就聚集在庙里。庙不大,人很多,所以到了晚上,师父就说我来给你们讲一讲《金刚经》的大义吧。




那个山里的夏夜

开启了一场讲经法会





图片


缘起




那个山里的夏夜,七十多岁的师父就像临时开启了一场讲经法会,


没有好的话筒,就靠着他的嗓子,

向有缘众娓娓道出《金刚经》的大义。

作为侍者,我赶紧拿出录音机

把师父的法音留存了下来。

经过几十多年,现在这个因缘又呈现出来了。所以分享给大家,

大家也要珍惜,好好去闻思。


How should he subdue his mind?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The Buddha said to Subhuti, “All with marks is empty and false. If you can see all marks as no marks then you see the Tathagata.”

图片
图片
图片








The Vajra Prajna Paramita Sutra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刚经」要义 

The Vajra Prajna Paramita Sutra

>>>


诸位善知识,今天讲的是《金刚经》的意义,因为一部《金刚经》,照文字讲,一天两天讲不了的,那么讲它的一种意义。



为什么要念《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说的什么道理?当初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说这部经?这就是同现在我们念阿弥陀佛一样。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金刚经》同《弥陀经》这两个经,一个是“真空”,一个是“妙有”。“金刚”是“真空”,“弥陀”是“妙有”,“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图片


  “金刚”是“true emptiness” 

  “Amitabha”是“妙有”



我们今天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要归“真空”,要念头把它念得空了,我们不念佛的时候,心里不肯空。


Today, as we recite this phrase “Amitabha”, it is to return to “true emptiness”, to recite until all thoughts are emptied. When we don’t chant, our mind refuses to be emptied. 



像这句阿弥陀佛,清恼、威力,调伏我们的心性。《金刚经》就叫“降伏其心”,你降伏其心用什么东西来降伏呢?要用一样东西来降伏。心如何能够降伏呢?非要佛的威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广度众生。所以呢,祂能够降伏我们的内心。



那你念佛念了,心、口不离佛,这个手不离念佛珠,等于一个当兵人枪不能离手。念佛人念佛珠不能离手,心、口不能离开佛,那么就是相应了,那么我们这个悭贪、嫉妒、贡高、我慢都被降伏了。降伏了,众生即佛;没有降伏,佛即众生。





图片


“Amitabha”


The mala prayer beads should not leave the hands of a practising Buddhist. The mind and the mouth should not leave the Buddha. That is a connection. Hence, our greed, jealousy, ego and arrogance will all be subdued. Once subdued, sentient beings are the Buddha; without being subdued, the Buddha is the sentient beings. 



这众生为什么能够变了佛呢?佛为什么来我们众生心内了呢?


所以,诸佛是众生心内的诸佛,众生是诸佛心内的众生,那么即心即佛,那么念佛的时候,自然众生这个心降伏了。


The mala prayer beads should not leave the hands of a practising Buddhist. The mind and the mouth should not leave the Buddha. That is a connection. Hence, our greed, jealousy, ego and arrogance will all be subdued. Once subdued, sentient beings are the Buddha; without being subdued, the Buddha is the sentient beings. 





图片



悟公上人墨宝




Slogan


「」 

频繁刷手机,我们的心灵很容易被碎片化,不要沉溺其中,学会自我节制,通过学习佛法来有效滋养并净化我们的心灵,一起回归心灵,保持身心灵的健康。

>>>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法华经|悟公上人纪念特辑《觉岸》
· 《修行直指》 | 这是老和尚一辈子的修行精华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陀罗尼一念,阿弥陀佛就在头顶
· 悟公上人|眼要观佛 耳要听佛 鼻要嗅佛
· 悟公上人:念佛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 悟公上人|念头不起则已 一起必落一界
· 对治睡眠,这里入手
· 佛陀反复强调的修行关键要素
· 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
· 修行,你的心够细吗?
· 悟公上人|不起分别 一切恭敬
· 悟公上人|修行法门要自己选择
· 悟公上人: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种田不下种
· 广钦老和尚:别人的善恶与你何干?
· 悟公上人| 广生欢喜不生愁
· 印光大师亲传|六字四声念佛法
· 梦参长老:文殊菩萨一直在五台山,你看见了吗?
· 梦参老和尚 | 烦恼是修行最大的敌人
· 恭迎药师佛圣诞 | 祈愿琉璃光遍照三千界,一切众生消灾免难
· 修行,这样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