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南无”,法界震动

2024-12-03 21:50:00 发布: 人气:26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 ·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里,普贤菩萨宣说了十种广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图片




十大愿王里的最后一愿是“普皆回向”,我们念的“南无阿弥陀佛”里的“南无”也是回向。一个修得好的人,一念“南无”,法界震动。


大势至菩萨说,我来娑婆世界,携念佛者同归净土。“南无”就是这个“携”,提携大家同归净土。


佛法是很深奥的,虽然每个字我们都认识,但它的义理是很深刻的。



图片

华严经变说法会图 莫高窟第12窟北壁 晚唐



《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树下于三七日开显的无尽宝藏。世俗说是二十一天,实际上,在佛的本地风光里是无量无边的,比二十一年、两千一百年、两万一千年,乃至一大劫、无量劫还要多,叫“一一出生,重重无尽”。这“二十一天”即是“一为无量”。于一念中就可以含藏十方法界;于一念的一真法界就含藏无边刹海。


心完全打开了,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世界都融入这颗心,心跟这个世界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个心即是佛,即是法界,即是法界中重重无尽的境界。


佛陀讲的经典里的每一个字所承载的信息量都是广大的,其含藏的真理是不会褪色的,所以才叫“经典”。这一期人类文明结束之后,下一期文明再起,这个真理还是周遍在那里。释迦佛陀前面一尊佛——迦叶佛人寿两万岁,后面一尊佛——弥勒佛八万四千岁,但真理之声无论在哪个佛国都是周遍的,都是不一不异的。


所以,当我们皈依的时候,当我们“南无”的时候,就是追随佛陀、成为祂的弟子、把身心投入这个光芒的时候,这样的智慧就能带着我们这个生灭的身体趋向不生不灭。通过三宝这个不生不灭的“介质”,犹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我们生命就能了生脱死。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凉寄语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修行:心性要专一,行为要谨慎
· 每日自勉:紧随三宝,不懈怠地精进修行
· 佛门里的梵呗唱诵,就是一种修行
· 最好的供养
· 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怎样改变命运?
· 每一天都是你余生的第一天,别浪费了!
· 悟公上人 ||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法界
· 我们最大的福报,就是遇到善知识
· 如何才能拥有和善财童子一样大的福报?
· 求法,要有竭诚之心
· 悟公上人|依经修行 个个得道
· 靠近祂,温暖你|悟公上人开示
· 法华经|悟公上人纪念特辑《觉岸》
· 《修行直指》 | 这是老和尚一辈子的修行精华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陀罗尼一念,阿弥陀佛就在头顶
· 悟公上人|眼要观佛 耳要听佛 鼻要嗅佛
· 悟公上人:念佛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 悟公上人|念头不起则已 一起必落一界
· 对治睡眠,这里入手
· 佛陀反复强调的修行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