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放生
【原文】
四曰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四也。
【译白】
四,婚礼不应杀生。世间的婚礼,从询问对方名字,接受彩礼一直到成婚,杀生不知多少。结婚是生育后代的开端,生育之初就杀生,从天理上说来就完全违逆了。又婚礼,是吉祥的礼仪。吉祥的日子干杀生的凶事,不是太残忍了吗?这种行为世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让人为之痛哭流涕,长久叹息的原因之四。
【原注】
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妻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尔以相离为苦,禽兽以相离为乐乎?信乎婚之不宜杀矣。
【译白】
凡是人们结婚,必定祝愿夫妻白头偕老。新婚夫妻希望偕老,禽兽就愿意先死吗?嫁女的人家,三日烛光不灭,因女儿离家思念不已。你感受到爱别离是苦,禽兽难道就把别离当成快乐吗?能相信这个道理,结婚就不应杀生了。
斋僧、放生、树幡、燃灯
莫高窟第 12窟 晚唐
【原文】
五曰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杯盘,宰割怨号于砧几。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五也。
【译白】
五,宴请客人不应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菜清汤的素宴,不会妨碍清静的雅兴。哪需要大肆杀生,穷奢极欲的豪华盛宴。笙歌燕舞,杯盘狼藉,极尽口腹之贪欲。哀哀惨叫,怨恨难平,任人宰割于案板。呜呼。有人心的,能不悲伤吗?这种行为世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让人为之痛哭流涕,长久叹息的原因之五。
【原注】
若知盘中之物,从砧几怨号中来,则以彼极苦,为我极欢,虽食,亦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译白】
若知道盘中之物,从砧板上怨恨的叫唤声中来的,则以它的极苦,换来我的极欢,虽吃,也咽不下啊。这难道不可悲吗?
【原文】
六曰祈禳不宜杀生。世人有疾,杀生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杀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者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种种淫祀,亦复类是。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六也。
【译白】
六,祈祷消除灾殃不应杀生。世人有病,杀生祭祀神来祈福求保佑,不想想自己祭祀神的目的,是想免死亡而求生,而杀它的命来延长我的命,违背天理,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正直才有资格为神,神难道还有私心吗?生命不可能得到延长,而杀业却因此造成了。各种迷信的祭祀,也与此类似。这种行为世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让人为之痛哭流涕,长久叹息的原因之六。
【原注】
药师经云,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可得。所谓“命不可延,杀业具在”也。“种种淫祀”,如杀生求子,杀生求财,杀生求官等。及其得子,得财,得官,皆本人分定,非鬼神所为也。偶尔满愿,遽谓有灵,信之弥坚,行之愈笃。邪见炽然,莫可救疗,悲夫!
【译白】
《药师经》里说,杀各种众生,来奏请神明,招呼各种魍魉小鬼,恳请乞求降福保佑,希望延年益寿,这终究得不到。正所谓命不可能得到延长,而杀业却因此造成了。各种迷信的祭祀,如杀生求子,杀生求财,杀生求官等,如真得子,得财,得官,都是本人命中注定,本该有的,不是鬼神所赐。碰巧满足了愿望,就说有灵,信得更坚定,做得更扎实。错误的知见更加严重,无药可救,悲哀啊。
放生 莫高窟第358窟 中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