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同步收听音频
01.
把自己的那颗心提纯
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譬如金刚无能销灭。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无能销灭。
我们佛弟子要希求开发甚深的智慧、发起广大的菩提心,乃至在以后菩提道上的修行,都是在把自己的那颗心提纯。
就像铜一样,历尽千锤百炼,无论锻造成什么样子,本质仍然是铜。《华严经》里也比喻一真法界就像“金子”一样,无论它化现出什么形状,它的本质还是黄金。
悟公上人圆寂前开示,说这个心叫“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六道轮转就是这个心的业力所化现的。
我们如果明白了这个心就是“金子”,就不愿意浪费它,不愿意委屈它,令其受污染、堕落,不愿意去糟蹋、浪费这个无价之宝,而是一定要把这块“金子”做成最庄严的法器,要证四圣道,做声闻、缘觉、菩萨,最后圆成无上菩提,直至成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佛在因地里觉悟了“大方广”,“华严”就是福慧两足,圆满无上佛道的成佛之路。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心是“大、方、广”的,而且“大方广”的本性是不变的,在佛不增,在生不减;我们的修为就是去除杂质,叫“华严”,庄严这颗心,自我的提升越来越精美,最后成就无上菩提。
FORIQINGLIANG
02.
觉悟的心就是菩提涅槃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一卷也是从“心”这里抉择出生死轮回与菩提涅槃的。迷失的心就是生死轮回,觉悟的心就是菩提涅槃。
阿难尊者七处征心,哭着对佛说,我跟随着您大作佛事,拜见十方诸佛的是这颗心;您现在讲的内容我不明白,糊涂的也是这颗心;我当初看到您生起喜悦的心,看到您这么庄严,看到这非世间的垢染所成的身体,也想成为您,这个好乐之心也是这颗心;我今天给您汇报成绩,您却否定它,这也是我的心;我现在彷徨不安,也是它啊!
这时,佛陀垂兜罗绵手来安抚他,开示后令阿难尊者心开意解。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其实,我们都是这样的。如果不是佛陀从圆满的世界垂兜罗绵手来接引、抚慰我们,我们连头绪都摸不到的,我们连错在哪里都不知道的,我们生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我们的脚跟应该立在什么地方,这些都不知道的。
所以,信仰不能用错地方,我们的选择很重要。三宝还在这世间有序地传承着,我们佛弟子就要天天祝愿正法久住,为正法而奉献。
我们生在末法时代,在末法中显现正法,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愿望。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