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了知佛法,以及两者之间的殊特关系

2023-08-31 00:35:00 发布: 人气:5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甘露法语 · 十》


图片
图片






一只勺子引发的深思

改变自己生命的轨迹,比改变外在的事物更为彻底、更有意义。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尼欧看见一个小孩能用意念让勺子弯曲,他便也想尝试,这位小修行人立刻提醒别试图掰勺子,而要改变对事物固有的概念——这只勺子其实并不存在。


短短几句话一针见血,实际上把《楞严经》的重点都点了出来。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

—— 《楞严经·卷第十》


现在我们最根本的问题也就在此:大家一遇到难题,只会想到去“掰”事相上的那只“勺子”,而不是省察自心、看清内在真相。


不过,转变观念并不会那么迅速,所以要先“事可渐修”,因缘成熟自然会“理才顿悟”,然后再由理论上的了悟,去行事相上的实践,这叫“因次第尽”。如果脱离这些步骤、走捷径,认为凭自己所谓真实的超自然“意念力”就能完成、直接可以“掰弯勺子”,修行就很容易出偏,比较危险。


此外,由“勺子并不存在”可以进一步推论:连我们自己都不一定真实存在。对此我们能理解接受吗?


所以学佛不仅是文化熏陶、心灵按摩,更需要从内在智慧上,了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如是去观照,从而发自根源改变自己。





修行需积累 用认真的精神来参悟

因此,为了我们有路可循、有道可修,佛陀示现觉悟成道,为我们作出表率和证明,鼓励大家都可以这样行持;修行也需要强化大脑。

 

同样的,《天台宗纲要》中的藏、通、别、圆这四个位次,也相当于列出了一个纲要、指南:

比如当熟练于藏教后,在此见地上叠加才会产生通教的智慧;接着在通教阶段强化大脑的成果上,才会产生别教的见、修、行、果;然后再以修别教的果为因进修,如此一步步叠加再升级。

 

但我们还尚属“三界内钝根众生”,根器较弱,学修初阶的藏教已很吃力,连最基础的破我执都可能花十年也破不完,这样修行就很难有突破前进。


而且,对比佛陀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的马胜比丘,当年他只念了一句佛教导的“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就立马证得法眼净,并深刻反省以前的错谬,而我们却总是在遇到佛法时轻心漫意、不入心,比较刚强。


所以在对修行的态度和智慧程度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还有一个问题:佛法概念与我们自己的智慧领悟不够相应。


如果大家深刻理解教法后,能短期内修完各个阶段,这样我们就能继续往前说,但现在即便修最基础的出离心,有可能听法听了三年也没什么进步、内心也没大的转变。

 

就像《天台宗纲要》中也提到,如何信、如何随喜,如果连可随喜的对境都没有,我们的随喜就是贫乏的,所以需要从最初的步骤打好基础;同样地,如果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就应继续认真修习,直至照见到空为止。

 

上次看到有个孩子做算术题,哪怕难度非常高,只要认真训练,也还是有成长轨迹可循,可以突破原有水平,如果我们把这种精神拿来学习佛法,很快就能有所成就。大家应提升学修的效率和质量。





依次第修学 把握好大方向

佛陀慈悲不忍众生苦,所以参与到我们的世界中来,并且示现了主要为从因至果的修行次第,比如由声闻、缘觉、再到菩萨,然后甚至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够成佛;好比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电子电荷、电子管、再到晶体管等等,这些一步步出现,最后才能集成为一部手机,同时在漫长的过程中展现了其合理性,引领着人们思考和成长;佛法也是这样,先是因果乘的修法,然后才到诸佛威德的层面

 

并且佛陀也有过授记,未来世业障深重,众生主要就是依靠佛的威德力才能带业往生解脱,乃至能听闻到初阶的人天乘的教法的机会,还是来自佛陀果地的威德力的加持。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在介绍佛法时为了让大家能理解,会运用各乘尤其世间法的名相、概念来阐述,但这些只是让人生信的工具,未必是修行之法,譬如“手指指月,而指非月”的道理。


因此,我们的修行还是要按照佛教自身的次第来学习,先由轮回过患生起出离心,然后才能从自身体悟,找到修行的门径。因为要出离必须先打破贪嗔痴,才能瓦解我执形成的轮回业报,这个过程必不可少;但假如我们以凡夫的知见畏难,只想偷懒、从事相上贪求直接的修行境界走捷径,可贪嗔痴和业力仍然不减,这就会非常危险。而且,这样与妄图世间名利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大家要脚踏实地,把自己内心的那些小烦恼删除,看清重点、内心树立大目标,就能超越这些。





时刻提醒自己 守护道场清净

觉悟一分、道高一尺,魔可能就会更高一丈,如同我们搅动起自己的业障时,如丈高的尘埃也会扬起,而这尘埃正是我们自己过去无量劫所造作的,现在又返还给了自己。


而且仅仅是个人的部分已经如此之多,更何况还有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父母、亲戚朋友……所以僧团非常重要,因为它既有佛陀法身此时此刻直接的、以及现量和圣言量的加持,也有来自古代祖师们及其法脉传承的加持;此外,五台山是佛教公认的世界第二金刚座,功德等同于第一金刚座菩提伽耶,威德加持力无法言喻,所以我们每天要珍惜呀,愿披文殊精进铠!


以惭愧心来听法,这样会受益匪浅进步很快。要注意的是,听法时需着重保持惭愧心,这样不会太容易造下罪业。

 

我们分辨法义没有问题,可如果不知珍惜、也没有忏悔自己,只是傲慢地听着,轻慢法、轻慢说法场合和说法者,甚或带着恶分别心在听,这些都不如法,反而会因为闻法而堕落,这点要非常警惕。

 

个人的状态甚至还会影响到大环境。在集中听法的现场,哪怕大部分人都很清净,但这里面只要有十个人不清净,坛场就会受到污染;寺院每逢初一、十五举行的布萨诵戒,如有一人不如法,整个忏摩法会也不再清净;我们求戒的时候,遇到某种因缘不圆满的情况下,大家就不能得戒。

 

所以,在自己业障重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告诫自己尽量先回避,等恢复清净了再申请来道场。寺院作为殊胜加持的策源地,一定要维护好它的清净,这非常关键。





从当下出发  树立修行自信心

众生执着在极其狭隘坚固的业力里、自为牢狱,茫然不知还顾影自怜,而实际上,诸佛菩萨每时每刻都尽虚空遍法界,无内无外地看顾着每一个众生,大家却看不到,对浩瀚的金刚体性视而不见,甚可怜悯。

 

所以我们也无需刻意谦卑,毕竟还是一介凡夫,也不需要假装隐藏,自己正是一个苦难的轮回者,但又恰恰在如此殊胜的、具足三宝功德的圣地,积累着我们累世最真实的福德,这是多么幸运。

 

以后大家有了成就,就包含着今天所修的极大的功德;如果进而利益众生,今天就是能直接加持他们的源泉;最后当解脱时,所有此时此刻的这些平凡,都是那殊胜庄严的显现!

 

未来所有的超胜都与这当下的平凡有关,因此我们更没必要自卑,觉得现在自己什么都不是、妄自菲薄,应该端正我们的思想和心态,树立自信,扎实稳进去修行。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为什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要依靠僧团的力量?
· 地藏菩萨,就是佛陀广大愿力和悲心的化现
· 盂兰盆节 | 这是一年中设供修福功德最大的日子
· 恭迎盂兰盆节〡今天,可以报累世父母长养慈爱之深恩
· 《最胜福田》 | 这一天,要竭力为父母祖先修功德
·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 救济父母、祖先最殊胜的日子
· 农历七月十五 // 佛教盂兰盆节,佛欢喜日
· 在《地藏经》里,祂屡次平凡的化现,是最深情的隐瞒
· 要好好地替一切如母有情忏悔罪障
· 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 地藏菩萨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修法
· 在轮回梦中还有觉醒的路可以走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孝亲报恩的典范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〡菩萨度慈亲,宝瓶化光明,解脱众生苦
· 愿你有一天能打开金色界的大门
· 这是学佛带来的改变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 祂给我们解脱的力量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
· 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智慧光明遍照十方
· 这是对《地藏经》最大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