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体,我们连着极乐世界的身体

2023-08-14 00:02: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01

配合佛,

给自己得救的机会



寺院就像学校一样,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在寺院里可以画壁画、唱梵呗、写书法,所以对于有些人来说这里就是美术学校、音乐学校和书法学校。无论众生因为什么与寺院结缘,佛法都可以洗涤、丰富他的身心灵世界。佛教里比喻它叫如意宝珠,可以满众生愿。这个过程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但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达成效果了。


佛法的功德、利益,寺院对我们每个生命的意义,是超越我们想象的。我第一次来五台山的时候也是这样,那是我出家的第一天,什么功课也没做过,就跟随师父一起来朝五台山了。就是那次我在大白塔下夜睹智慧灯。当时我还不知道那叫智慧灯,还以为是一团火,想着怎么有人爬那么高烧一团火。第二天知道了这叫智慧灯,即使如此,智慧灯是什么?还是不明白的。


这是很神奇的,佛菩萨来启迪我们、教育我们、拯救我们,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明所以。但是佛菩萨慈悲,祂们是不会舍弃我们的。佛菩萨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拯救不了自己,但是祂们可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配合佛,给佛拯救我们的机会。




图片


02

三皈体,

我们连着极乐世界的身体




图片


我们皈依三宝了,就有三皈体。这个三皈体一开始只是讲讲的,“我听过了,师父说了有个三皈体,以前听也没听说过。”随着智慧的增长,慢慢我们就会感受到了。这个“慢慢”,有的人可能需要三年五年,有的人十年八年,但不管怎么样,都不用急的,因为我们已经在佛法的体系里了。我们已经在三宝的大船里了,暂时没有感受到船的存在,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身处其中了。

 

皈依了,不是说在寺院才有效的,到哪儿这个皈依体都是有作用的。即使在南极、在月球、在火星,无论走到哪里,念着三皈依,都是有效的。佛法是超越时空的,这是非常神奇的。

 

希望大家学到后来,学得能感受到这个三皈体,就像号脉一样,号到了,找到感觉了。大家能找到这个感觉,那是最好的,那你就稳操胜券了。那时候虽然身在娑婆,但你的脚已经踏在佛国了,这个世界的生老病死,一切束缚已经障碍不了你了。


图片


所以,孔夫子有句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体解了大道,死亡就威胁不到你了,死亡这道程序对你来说已经失效了。那时候受不受死亡?受。会不会病?也会病。但是你还有一个身体是不会病、不会死的,那就是三皈体,也是戒体,叫金刚宝体,就是那个身体连着极乐世界的。


用量子纠缠来解释,你就是波粒二象性那个波的本体;用佛教的语言来形容,你的生命体就是佛的生命体,佛跟我们众生是一体的,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体悟到这些了,你就安全了,这个世界所有无常的显现都动摇不了你。

 

所以,艰难时期我师父经历种种磨难、备受质疑,他丝毫不为所动。一个生命具有这种觉悟的人,在那个时刻他只是愈发地悲悯众生而已。




图片


03

大道之学,

给予我们生命最高尊严



图片



我们学佛,增长智慧以后,获得的生命幸福是无法比喻的。虽然暂时可能体会不到,但我坚信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不会欺骗我们。我们就努力吧,努力到哪一天像我师父一样。但即使师父真到那个程度了,他也不明确跟我们讲的,有时候他看都不看我们,就自己在那儿自言自语:“坐也自在,卧也自在,一切自在。”等师父预知时至,回归佛国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接触过好几位老和尚都是这样的,都精准地预知到自己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

 

像我师父至少提前十年就跟我们透漏了。虽然师父具有很高的修行境界,但我跟随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他平时一直都表现得很普通,每天就是想着怎么利益众生,时刻悲悯着苍生。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是在为这个世界的众生考虑,他都不让周围的人替他担心。

 

一直到师父圆寂的当天,都还在给人授皈依、讲法。最后,徒弟拿来维生素给师父吃,师父说:“还要这个吗?”他说:“师父,要的,要的。”为了满众生愿,师父还是吃了。然后,师父也不打扰大家,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带走半根草木,仅留下自己一生弘法利生的巍巍功德。这是多么伟大的生命境界啊!生死自在,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往生极乐世界如入禅定,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啊!师父获得了作为人的生命最高尊严啊!


图片


大道之学,这是整个地球人类文明里面,最有尊严的一种文明。所以在艰难时期,师父用契嵩禅师的话跟那些人辩论,他说:“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再普通的一个人,只要心怀大道,就“不穷”。什么叫穷?就是走投无路。明白大道的人,是不会走投无路的,这就是“虽匹夫非穷也”。这是大智慧者的高瞻远瞩。师父为我们活出了标杆,让我们看到人还可以这样,圣贤的气息是这样的,道德具有这样的价值。

 

高尚的文明、道德才是我们心灵的最好配置。所以,文化的自信就是道德的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恢复了道德自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乃至整个时代的人类文明才会复兴。如果丧失了道德,即使科技再发达,工具再先进,也未必是人类之幸、地球之善,只有文化道德提升起来了,再加上高度发展的科技,那我们才会收获幸福的人生。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怎样一直走在解脱之路上
· 方便度众不可数(七)
· 寻找那颗修行的心
· 恭逢一代高僧松纯长老圆寂纪念日
· 菩萨戒与三皈五戒的区别
·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也要念观音?
· 方便度众不可数(六)
· 学了佛法,就要努力帮助众生
· 胜义空谷中 —— 黄庭坚《发愿文》释说
· 如果能在一切善法的调御中自我降伏,就能每天得清凉
· 怎样用有限的光阴创造无量的功德?
· 修行者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 超度自己的我执、我见和业力之方法
· 方便度众不可数(五)
· “若愚”,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 敬畏从规矩里来,恭敬从理解中来
· 命运和世界从这里改变
· 突破轮回的难点
· 【中英双语】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
· 生命最大的浪费是本具的佛性没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