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春风里,种下一棵菩提树

2023-03-12 00:07: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种下一颗菩提树

图片





植树节

“只要种下一颗种子,

它会报以鲜花、果实、草木、森林。”



植树的意义,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种树爱树,也是佛教历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在《佛说诸福田经》里佛陀说到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其中就有“园果浴池树木清凉”。


图片







图片

佛教与树的不解之缘



佛教与树有着不解之缘。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和佛教的历史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佛陀降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佛教经典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


图片

(上图为佛陀成道的菩提树)



经典里还讲到,每尊佛都是在树下成道的。如毗婆尸佛在无忧树下、尸弃佛在邠他利树下、毗舍浮佛在娑罗树下、拘留孙佛在尸利娑树下、拘那含牟尼佛在优昙跋罗树下、迦叶佛在尼拘类树下、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将来成道的弥勒佛在龙华树下(出自《十住毗婆沙论》卷五)。


佛教的修行也和树有密切的关系。树既可以避雨,又可以纳凉,因此常成为修行所择之处。僧人习惯在树下经行,树下打坐,树下休憩。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寺院多建于溪泉林茂的幽静之处,以此“澄怀观道”。唐代以后的禅宗,更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满目青山,触目菩提,禅师们常常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之中,领悟佛性的真谛。


图片




图片

法性之树




佛教也用树来比喻修行。《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一个偈子,用微妙的法性之树来比喻菩萨道修因证果的全过程:


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

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

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

定叶神通华,一切智为果。

最上力为茑,垂荫覆三界。


图片


解 析

菩萨的妙法之树生长在正直的心地上,直心是道场,菩萨之心不能弯曲,不能谄媚,要正念真如。


以信心为种子,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以慈悲作为树根,用大悲水来浇灌、滋养。


根本智为树干,方便智为枝条。以菩萨六度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繁茂的叶和花。


叶表禅定,不被世间八风吹落。花千姿百态的开合表无穷无尽的神通。


最后,以一切种智为果实。用最上力为树上的茑,垂下树荫覆盖三界一切众生,皆得清凉。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图为古文殊寺的千年龙松、凤松

(寺院重建,始终以保护古树为先)



在佛教里,播下智慧的种子,给它土壤,为它浇水,呵护着它,让它发芽成长,这就是修行。


在植树节所在的三月,我们要多种真正的树,更要种一棵根植于心的菩提之树,然后用智慧守护着它、以慈悲心浇灌着他,终有一天这棵属于你的菩提之树会枝繁叶茂、结出永恒安乐之果



图片



心 中 需 种 菩 提 树

图片





图片

佛教慧日

图片

般若


触目菩提


满目青山


图片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相关文章
·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法华经》都快说完了,普贤菩萨怎么才来?
· 缅怀当代莲宗导师传印长老 | 给人类心灵一片净土
·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殊胜日 | 愿菩提行愿皆圆满
· 杨贵妃泣诉:情爱富贵一场空,后悔没学佛修行
· 懂得佛法了,最不缺的就是加持
· 愿一切众生披上智慧慈悲的善铠——日诵净行品94愿
· 如何摆脱“牛身”,回到佛国
· 普贤菩萨圣诞特辑|邀您同诵《普贤行愿品》,一起共入华严海会大愿海
· 金铠逐步统领四大洲
· 普陀山的观音菩萨是从哪里请过去的?
· 关于“我”的真相
· 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日|为什么看到观音菩萨的形象,会想要流泪?
· 壁纸|愿常得护佑,善愿皆成
· 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丨祂与我们有大因缘,是人们心中永恒的依怙
·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菩提悲愿无尽,救度众生无穷
· 妙喜苦行寻宝(三)
· 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 有求必应观世音
· 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 菩提心是什么?
· 纪念祂,是为了度化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