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
迎
。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观音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大慈大悲的化身,为了度化众生,倒驾慈航,闻声救苦,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而所求皆应。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她是宇宙中最具救护的力量,她与我们恩深缘重,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希冀和信仰。
为什么念起观音心咒,或者看到观音菩萨的形象,会想要流泪?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念起观世音菩萨的心咒,或者看到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总会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流泪的冲动。
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释迦佛陀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威德之力,并告诉我们,哪怕有再多再大的苦恼,只要一心称颂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都能让我们得到解脱。
无量劫来,迷迷惑惑、颠颠倒倒的我们,生生世世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信不信佛,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被。
菩萨天天救度我们,我们却不知道。虽然不知道,但这不知不觉中积累下的情感,让我们在看到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内心的感动就会油然而生。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脱风难
观世音菩萨是谁?
观世音菩萨是谁呢?一切诸佛,当祂们证得了法身清净的本体,都会转佛的果向众生,倒驾慈航救度众生的苦难,这是一切诸佛的事业。
佛的生命境界是无限的,祂尽虚空遍法界,以大悲的情怀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就代表一切诸佛悲心之总集。诸佛悲心状态的人格化就叫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为什么是“千手千眼”?
观世音菩萨在救我们的时候,针对每个人的特点,都会有不同的打开他心灵的方式,所以菩萨要“千手千眼”。每个手里拿的不同的法器,就是观世音菩萨打开不同众生心灵的钥匙。想方设法,救苦救难,菩萨的慈悲就表现在这里。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 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 是故应顶礼。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
观世音菩萨真正的宫殿不仅在普陀山,不仅是观音殿,而是慈悲心的宫殿、杨柳宫殿。菩萨手持一枝杨柳,这其中是有寓意的。
杨柳在春天发芽,代表菩萨的心像春天一样长养万物;一阵微风吹来,柳条随风摇曳,又代表菩萨的心柔软悦意。长养万物又柔软慈悲,观世音菩萨总是带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而杨柳栽在河边,这也是菩萨的愿望:柳枝只要垂到河面,一碰到河水,这里的水饿鬼就可以喝到。
本来在饿鬼眼里是大漠黄沙,杨柳枝一点,顿变绿洲,所以,“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火焰化红莲”。我们的心也要像菩萨一样柔软,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带给众生春天的希望与喜悦。
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观世音菩萨。我们礼敬、忆念外在的菩萨,其实是在引发我们内在的菩萨心,引发我们内在的菩萨的精神和情怀,让它能够成长起来。当内在的菩提心生长出来的时候,每个人就会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那样,帮助自己、帮助他人。
观音菩萨十二大愿
第一、广发弘誓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寻声救苦愿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险愿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洒心愿
观音慈把甘露洒,烦恼于是化成莲。
第六、常行平等愿
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第七、誓灭三涂愿
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第八、枷锁解脱愿
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第九、度尽众生愿
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愿
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第十一、弥陀授记愿
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授记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愿
十二大愿弘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敬请常念六字大明咒
“嗡嘛呢呗美吽”
“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世音菩萨根本心咒,能开一切智慧,能度六道众生,能成大菩提,能救苦救难,能利益一切有情,能降魔治病,能令一切众生衣食财宝皆悉具足,所求事事如意,其功德利益无量无边。”
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嗡嘛呢呗美吽”,这里面装藏着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当我们念起六字大明咒,就会得到祂的加持。但这一念能不能发挥作用?因为悲心的启动力不同,力量也会不同。
我们希望连通六字大明咒的能量,就先要生起自己的悲心,学习观世音菩萨去利益众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心有了大悲的情怀,就能相应于六字大明咒的能量,使其顿然发光。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六字大明咒
一句“嗡嘛呢呗美吽”,我们每念一遍,既是长养自己的慈悲情怀,也是在触发观世音菩萨乃至一切诸佛的大悲种子、大悲微妙心放射光明。
通过我们的悲心,把六字大明咒彰显在人间,彰显在四生六道,让佛弟子所到之处,一切众生都能感受到观世音菩萨拔苦予乐的大悲力量。
——摘自三参法师开示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