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悉达多太子在二月初八的夜晚骑白马、越东门而出家。
这个“东门”,从世俗上来说,它也是生老病死的“生”,有生就有老、病、死,死亡是最终的结局;从解脱上来说,东方是金刚体性生起的时刻,是无漏生起的时刻。
太子的这一越,不是从门里走的,而是从门上飞越过去的。这代表带领我们众生超越了生老病死的轨迹,越进了解脱的门径,生命的轨道便从此不同。
就像我们皈依三宝的弟子,皈依后人生的轨道就开始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不能一边作为信佛的人,一边还疑惑为什么不再轮回,甚至已经成为出家人了,还在疑惑为什么来出家。
你一边成为修行人、佛的弟子,一边又搞不清楚跟在家人、没学佛的人的界限。我们很容易混淆这个界限,就又把自己拉回到在家人的状态了。
怎样的寺院才是好的呢?是地方大吗?是装潢豪华吗?我们到底是根据什么来选择信仰?哪一个才是我们修行最奢侈的处所?
明白人要懂这些的,不容糊涂啊!不能从这里出门走一圈,又回到原点。一边剃了烦恼头,穿了僧服,一边却还在惦记着世俗的生活,这边拿不起,那边又放不下。
这个东门的“门里”和“门外”是两个概念,不能串台,也不可混淆。悉达多太子对这个概念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衪摒弃了生死轮回,选择了菩提涅槃。衪不是从生死轮回的门洞里走的,是从超越生老病死的东门上越过的。我们现在还是能看到一世纪、二世纪的浮雕,把经典里四天王在下面驮着白马跃出东门的画面呈现出来了。
佛陀越东门而出,需要多少善因缘啊!有作瓶天子提醒着祂,有四天王驮着白马。白马都是特别懂事,半夜不睡觉,等着佛陀;车匿来牵它的时候,也特别乖,不发出声音。这匹犍陟马是与佛陀同时降生的,与此同时,菩提迦耶的那棵菩提树也开始抽芽破土。
佛陀都需要善因缘,那我们呢?我们在这里修行,寺庙是不是大家的助道因缘啊?那么多同参道友,是不是大家的善因缘啊?
当犍陟马驮着佛陀离开王城来到河边的时候,夜已深,周围非常安静,已经没有人能追过来了。于是,佛陀翻身下马,静静地坐在溪边的石头上。
在天即将破晓的时候,佛陀决定告别以前的生活。祂把自己头上的珠宝装饰,身上所披的璎珞,以及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琉璃宝器等都取下来,交代车匿把这些分别交给父王、姨母和耶输陀罗,车匿忍不住轻声哭泣。
一旁的犍陟马也非常懂事,匍匐下身体,用它的嘴亲吻佛陀的双足。驮着佛陀走上了出家之路,此生的任务完成了,这个犍陟马从此不吃不喝。佛陀修行了,它就完成使命了。
然后,佛陀用自己的佩刀割断头发,在旁等候已久的天人即刻把佛陀的头发迎请到天上供养。
这些场景,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同样地,我们能够修行、能够出家,那些陪伴我们、成就我们的人也是非常宝贵,非常让我们感动的。首先我们拥有了宝贵的人身,现在又有了学习佛法的殊胜机遇,还有这么多同参道友陪伴,我们都要心怀感恩啊!
Cherish
这才是世间最庄严的清净。在清净中,每天还在演畅着佛法,在黑暗中挑起明灯,这是多么难得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这就是庄严中的最庄严,殊胜中的极殊胜。
在这茫茫人海中,在这娑婆苦海里,在无量劫的轮回中,哪里能听到解脱道呀!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由大悲心所化的缘分。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