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一切诸世间,生者皆归死,
寿命虽无量,要必有终尽。
夫盛必有衰,合会有别离,
壮年不久停,盛色病所侵,
命为死所吞,无有法常住。
诸王得自在,势力无等双,
一切皆迁灭,寿命亦如是。
众苦轮无际,流转无休息,
三界皆无常,诸有悉非乐。
有道本性相,一切皆空无,
可坏法流转,常有忧患等。
恐怖诸过恶,老病死衰恼,
是诸无有边,易坏怨所侵。
烦恼所缠裹,犹如蚕处茧,
何有智慧者,而当乐是处?
三千多年前…
三千多年前,尊贵的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为求解脱之道出家,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弘法49年后示寂。
在古印度拘尸那罗城的娑罗双树间吉祥而卧,佛陀进入涅槃,圆满了此世在人间的示现。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佛大音普告,声至有顶;面门放光,遍照三千,六趣遇光罪垢消除;众生悲鸣,大地山海皆悉震动。”
今日正值农历二月十五——佛陀涅槃日,在春暖花开、明媚绚烂的时节,世尊却进入涅槃。这是一种必然吗?自然不是。
降生人间、示现八相成道,是佛的愿力,非其业力。而特意选择在百花盛开、春光醉人的时候离世,是为了警示众生:生命无常,慎莫放逸!不要陶醉声色、沉迷外相;须念念回光返照,勤求回归自性。
“涅槃”是什么?
“涅槃”源自梵文,也被译作“泥洹”或“抳縛南”,意为灭度、寂灭、大寂定,是不生不灭的意思,唐朝玄奘法师也译作“圆寂”。
涅槃是轮回和痛苦停止下来、生死永远结束的境界,因此并非指生命结束,实为证悟之道果。《涅槃经》云:“若见佛性能断烦恼,是则名为大般涅槃。”
传喜法师:
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来到人间,却只活八十岁就示现涅槃,并非寿量有限;经典里说,佛“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那么佛为什么不住世?
除了佛慈悲、要将二十年的福报寿命留给佛弟子们,根本上还是因为众生的恶业。佛讲得很清楚,如果自己常在世间,众生就不会生殷重之心。
所以,佛陀涅槃也是教化众生的一个方法,佛陀既遵循世间规律,示现生老病死,又让众生认识世间的颠倒、看清无常。
同时也把亲口宣说的不生不灭的法放在那里,告诉众生:八万四千法门,我已宣说圆满,该度的众生缘分已结。未来的众生若能珍惜因缘,精进修行,我悉知悉见。当他能领悟我的法义时,我的生命就在他的生命里,我没有灭,他也就见到了真正的佛陀!
“常”的意义
为说明涅槃的示现用意 ,佛陀还特意选择了两个时间节点来说明:
一、何故如来于春日二月涅槃?
师子吼言:“世尊,如来何故二月涅槃?”
“善男子,二月名春。春阳之月,万物生长,种植根栽,华果敷荣,江河盈满,百兽孚乳。是时众生多生常想,为破众生如是常心,说一切法悉是无常,唯说如来常住不变。
善男子,于六时中,孟冬枯悴,众不爱乐;阳春和液,人所贪爱。为破众生世间乐故,演说常乐。我净亦尔,如来为破世我世净,故说如来真实我净。
言二月者,喻于如来二种法身;冬不乐者,智者不乐如来无常入于涅槃;二月乐者,喻于智者爱乐如来常乐我净;
种植者,喻诸众生闻法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种诸善根;河者,喻于十方诸大菩萨来诣我所,咨受如是大涅槃典;百兽孚乳者,喻我弟子生诸善根;华喻七觉;果喻四果。以是义故,我于二月入大涅槃。”
——摘自《大般涅槃经》第二十八卷
传喜法师:
“常”的意义
对于“将三宝作为我们的皈依处”的理解,和对于“常住”二字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认为佛陀涅槃了,所谓涅槃就是死去、不存在了,那就连三皈依都没有了。
“法性常住”,这个法性到底是什么?僧的体是以什么形成的?其中很重要一个是戒体。僧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慧?一个普通的僧身上的戒定慧有没有法性流露?都是有的。如果这样理解三宝,我们三皈的体才会形成。
实际上佛法是始终围绕着三皈依这个主题的。
对于“常住”二字,悟公上人曾说,“常住之法是不生不灭法。”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里着重讲这个“常”。若有众生听闻“常住”二字,就不会堕落三恶道。
《楞严经》中“妙湛总持不动尊”的“不动尊”就是常。从凡夫的角度上,要照见无我,究竟无我,根本无我,这个智慧生起来之后,转凡成圣,才知道有常乐我净。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这个。
二、何故如来于十五日涅槃?
师子吼言:“如来初生、出家、成道、转妙法轮,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独十五日?”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十五日,月无亏盈;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入大涅槃,无有亏盈。以是义故,于十五日入般涅槃。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盛满时,有十一事。何等十一?
一、能破闇,二、令众生见道非道,三、令众生见道邪正,四、除郁蒸得清凉乐,五、能破坏萤火高心,六、息一切贼盗之想,七、除众生畏恶兽心,八、能开敷优钵罗华,九、合莲华,十、发行人进路之心,十一、令诸众生乐受五欲多获快乐。
善男子,如来满月亦复如是:一者、破坏无明大闇,二者、演说正道邪道,三者、开示生死邪崄、涅槃平正,四者、令人远离贪欲瞋恚痴热,五者、破坏外道光明,六者、破坏烦恼结贼,七者、除灭畏五盖心,八者、开敷众生种善根心,九者、覆盖众生五欲之心,十者、发起众生进修趣向大涅槃行,十一者、令诸众生乐修解脱。
以是义故,于十五日入大涅槃,而我真实不入涅槃。
我弟子中愚痴恶人,定谓如来入于涅槃。譬如母人多有诸子,其母舍行至他国土,未还之顷,诸子各言:‘我母已死。’而是母人实不死也。”
——摘自《大般涅槃经》第二十八卷
涅槃之光明
作为佛弟子,在常住之法、不生灭中,于佛大般涅槃的极乐世界中而得涅槃,这就叫往生极乐世界。师父悟公上人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涅槃,即是不生不灭法。”
无量光无量寿,所谓无量,即不是有限、不是生灭,这就是涅槃之光。所以大般涅槃,实际上是最安全的、没有阴影的光明,是没有苦的快乐,没有“后遗症”,也不会有“副作用”。
佛教的圆满就表现在它没有“副作用”,大般涅槃更是彻底地表现了这一点,但这个道理只有大智之人才能知道,一般人无法理解,所以佛陀一遍又一遍地说明,这是佛陀的悲心情怀。
这个“说”的当下,其实就是一种陪伴;当我们按照佛陀的戒律、这种生活的准则生活在一起时,就是有序地生活在道的状态里、佛陀的陪伴里。
纵使三千多年过去了,但我们在寺院、在三宝的加持下,通过读《大般涅槃经》,就明白自己是有皈依处的;因为佛陀是常住的,法是常住的,僧是常住的,三宝是常住的。
愿珍惜佛缘 共同努力 实践教法
佛在涅槃之前跟阿难说过一句话:“我的头要朝向北方,以后我的教法将会传到那里。”
印度的北方就是中国。 现在已是末法时代,我们这些佛弟子之所以还能走进佛门、讽诵经典,还能皈依三宝、听经闻法,这都是佛的力量的显现。
所以,一心依止善知识,在善知识的开显下真正生起见佛的智慧,那时候就不是末法,是正法了。末法之中也有正法,就看你有没有向正法之心
因此,这个春天,我们也需要做个决定:我的人生、我的身口意,应该用来做什么?佛以人身而证得福慧圆满,以法性身而恒常加被守护我们,那么我们是继续沉溺轮回、与涅槃失之交臂,还是依教奉行、花开见佛?
在此释迦牟尼佛涅槃日到来之时,让我们感恩佛陀的教诲,追寻佛陀的足迹,学习佛陀的智慧,精进修学,依教奉行。
祈愿
佛日增辉 正法久住
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浙 (2022)00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