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早晚功课念颂里的秘密

2023-02-03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梵   呗

自/利/利/他



图片



我们佛弟子,尤其出家人,要学的东西是很多的。光早晚两堂功课的内容,它的标准化的唱颂、法器的板眼,里面的意境都是很深的。


这种学习,不是学校里的学分制,而是祖师对我们的一种加被。祖师在梵呗里是埋藏了很多宝贝的。当我们的心地清净如明镜,清澈如潭水时,梵呗之音就会入于心中,留下痕迹,我们学的话就比较容易学会。


图片


梵呗带给人的身心的震撼和洗涤,会让人如脱胎换骨。解放后,很多的音乐家都想要把佛教的梵呗记录下来,但都没有成功。因为梵呗的这种清净庄严,谱子一记录,唱出来就机械化了,味道就变了。


梵呗除了字面意义的深,唱颂的时候也是有标准的。起个腔,起个戒,戒字几拍,哪里拐弯,都是不能改的。只有快慢会根据人多人少有所不同。比如两三个人、五六个人做功课,就不需要拖很长;一两百甚至一两千人的话,那维那的拖音就得把这上千人包得住,然后大众再一起接上,那时候的威力就真的像大海一样雄浑浩荡了。所以历代祖师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出家人多。


实际上如果我们都很投入,很在行,五六个人也能做出感觉来;如果不投入,对功课没有怀着一种敬意,人再多也不一定震撼。所以大家对早晚功课要重视起来,因为每一个唱腔里都是有祖师的加持的。


图片


做功课时,出家师父能扮演起大悦众的角色,维那起腔后能接好、送好,然后大众跟起来,把一堂功课做得既优美又震撼,这样每天做功课就会成为大家向往的事。法器一敲,磬子一压,佛的经咒一诵起,那直接就是在接受佛的灌顶。所以做功课要做出享受来。


梵呗是很神圣的,我们以端正的态度去学习,去接一个清净的传承,这在中兴佛法的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


我在师父身边时,有时候乘凉,师父开心了就会给我们哼两句唱一唱,说一说“南无”有几种唱法,每次我都特别珍惜。作为我们师父,他老人家的梵呗在当年的观宗寺学戒堂是出名的。


图片


那时候师父十几岁,年纪又轻中气又足善根又深厚,一唱真的连房顶都是震动的呀。那些同学看到这位师父,都关注他,甚至给他起外号,师父字惟茂,宁波话“惟茂”就读成“维摩”,于是明明是出家人,偏喊他“维摩居士”。这也代表师父小小年纪就很杰出,纵使后来多少年过去了,当时观宗寺里他们这一批同学都会记得他。我们师父无论在他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是他所在那个群体里最优秀的。

 

所以我们的梵呗的传承是很清净的。大家现在赶快学,就等于是在修福报。做早晚功课、法器供养,这是快速融入常住的一种方法。


图片


哪一天当这种清净的功德积累得差不多时,再慢慢地放下,这时候小乘的“无我”我们就能体验到了。再训练,转小向大,在我们会的比如打铃鼓里再观“无我”,那就更进一步了。

 

也就是说,刚开始学梵呗、学法器可以“有我”地学,等到有一天能够训练“无我”,在“有”中也能“无”,那你就成材了,就可以自利利他了。



——三参法师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平台|佛教慧日




图片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浙(2022)0000575



相关文章
· 安忍求和(下)
· 这所学校很特别
· 【悟道法师纪念影像】三皈依
· 修行是自己的事
· 振衣登南山|缅怀律宗祖庭终南山净业寺方丈本如法师
· 修行的漏洞,怎样可以规避?
· 同样的道场,对每个人都有不共的接引
· 安忍求和(上)
· 寺院里的孔雀和小狗
· 若不依僧 焉能闻法
· 法无高下,但是这个法更圆妙
· 这些行为不注意,会让诵经、念咒的功德大打折扣!
· 受完菩萨戒之后,还要做这些事
· 南山狮吼,声震不绝 | 缅怀终南山净业寺首任方丈本如大和尚
· 放生是很开心的
· 维系正觉之光
· 【悟道法师纪念影像】上人与蛇
·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 为什么要做早晚课?
· 我们的心态会决定我们此生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