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们一起共住、同参就要有规矩。有一位大德曾经特意强调过:“以后你们哪怕是听我的录音也好,看我的视频也好,都不能躺着的。”为什么?因为佛在经典讲过,如果在寺院里听到钟声还躺着,以后投胎会做蛇,这个就是规矩,无论谁说法,我们都要像尊敬佛一样尊敬说法者。
一个人带着崇敬、朝圣的心来寺院,那他属于信徒;如果仅仅是烧香,那就叫香客;如果是被别人带来的,只是走走看看,毫无预先了解,也无任何思想准备,这就叫游客。同样的行为,不同的心态,肯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中国人是很讲究规矩的。我们从小也听长辈讲过,有客人在,有长辈在,或者有老师在,我们作为下辈或者学生都不能坐满座。坐满座代表什么呢?代表这个人的人生境界很圆满了。
一个木匠的斧头也好,榔头也好,那个木头的柄都是不会装平,更不会装出头,都是欠一点的。代表这个木匠拿着这个工具的时候要学习鲁班先师,始终要有小心谨慎、惭愧、谦卑的态度。一般我们家里的凳子,尤其是有靠背、有扶手的凳子,都是给贵宾坐的,除非是家里的老长辈,他可以坐满座,可以往靠垫上靠。一般人既不会坐满座,也不会往上靠。
这些就是世俗上的中国传统文化。那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听闻佛法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不要放逸,要端正身体,坐得正正地听。哪怕是看《佛陀传》,也不要以为这就是电影,就是演员演的,而是要认为这就是真正的佛陀,要有这样的恭敬心。
佛陀的教言以任何形式存在于世间,无论是以电影、电视或者是纸张,或者我们微信里的图文,或者是从一个凡夫的出家人嘴里讲出来,或者是从一个平凡的居士嘴里讲出来,我们都应当恭敬。
如果去佛陀的圣地朝圣,你看到那个圣地上方有一只鸟飞过,你都要去寻找佛陀的影子,去寻找它对你的启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你都会去留意倾听佛陀对你的教导。这才是一种朝圣者之心。
我们愿意成为一个朝圣者?还是愿意成为一个旅游者?我们的心态会决定我们此生的目的地,这个因果、命运都在这一念心里了。
所以,我们听法的时候,纵使是看网络直播,也要坐端正地听、以殷重心听,身要端正、恭敬,意要珍重。你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态度,就会听到不同的结果,对你的心灵启迪也是不一样的。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