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求和(上)

2023-02-01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安忍品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恨,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


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大举进犯,身洲王本来拥有强大力量,但他不愿将梵施王及其军队当作怨敌,于是就在二由旬半之地陈设各种装饰、饮食,率臣民齐来迎接梵施王。梵施王看到后自然从内心远离嗔恨之意,且对身洲生起欢喜心。他暗自想到:身洲王既如此待我,我还是撤军为好。


于是他来到身洲王面前,身洲王将他带往王宫,供养他食物,满足他所需,并说道:“梵施王请宽恕我,我恒常对你恭敬,我欲成你的诚挚友,请多慈悲关照我。”梵施王则回应说:“您张安忍弓,手执功德箭,坏我傲慢心,摧毁我嗔恨。”两人关系自此更胜从前,梵施王后回到自己国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又释迦牟尼佛曾为具亲国王,有一名为凶天之国王对他心生怨恨,便纠集起军队妄图抢夺具亲国王的王位。


具亲召集诸位大臣商量对策,有大臣说:“我们理应勇敢应战。”也有大臣言:“我们还是送其财物以求和为贵。”还有大臣说:“最好让大臣出面解决。”另有部分人说:“应率军抗击。”此时有一长官名水天者,财富圆满无缺,他出于善良心愿说道:“我愿献出自己的资财,国王可以派人前去劝说凶天国王。”


具亲最终采纳水天所提建议,他便派人携带礼物送往凶天国王处,但此举并未制止凶天出兵企图。


具亲又令人传信给凶天:“我们分别拥有各自的国家,本该好好保护自己国家的领土、臣民,随意享用本国资财与种种妙欲。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而已,已具足衣食、卧具、妻子等生活内容后应知足无求。有智之士岂能互相争斗?有人已具有金银财富,却仍不知餍足,如此敛财除致增上贪心外又有何真正利益?好朋友,你应仔细、慎重考虑,切勿挑起我们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智者实在应该少欲知足、清净常乐。”


具亲如是劝告,但凶天仍不放弃进攻计划,他给具亲去信说道:“无论如何我都要与你宣战,我定要杀死你,你之王位必须归我所有!若我战死,则我所拥有之国家亦可奉献与你。”


具亲清楚了知若对世间任何事物生贪心必感召痛苦,如保国家须众生牺牲命财,若无国家,也无需众生资财的话,具亲甘愿舍弃王位。于是他丢下烦恼之源——王位,出家为道、苦修四梵住,并终在死后转生梵天界。

图片



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若不依僧 焉能闻法
· 法无高下,但是这个法更圆妙
· 这些行为不注意,会让诵经、念咒的功德大打折扣!
· 受完菩萨戒之后,还要做这些事
· 南山狮吼,声震不绝 | 缅怀终南山净业寺首任方丈本如大和尚
· 放生是很开心的
· 维系正觉之光
· 【悟道法师纪念影像】上人与蛇
·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 为什么要做早晚课?
· 我们的心态会决定我们此生的目的地
· 三宝无量的威德福报,这样就能打开
· 你所见到的,是你的业力允许你见到的
· 知恩图报与忘恩负义(五)
· 快乐很简单 如何获得呢
· 恭迎帝释天尊圣诞 | 他巡行人间,辅翼有德,感念诸天护法功德!
· 这个对治习气的方法,千万别错过
· 护法帝释天尊诞辰〡他巡行人间 辅翼有德 为众生除苦赐福
· 佛子心声|读闻法感悟,聆听佛子心声
· 送给您最美好的新年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