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农历腊月十九,
东 坡 居 士
北宋景祐三年(1036),
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卯时,
四川眉州眉山县的一个诗礼之家里,
一个小男孩用响亮的啼哭
宣告了自己的降临。
他,就是苏轼。
HAPPY
BIRTHDAY
对于苏轼的热爱,是我们这个民族持续了近千年的事。这种热爱,大抵就是只要一提到他,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无论在他所处的时代,还是此后近千年的时光里,他同他笔下的诗词文赋,被无数读书人所倾倒、所仰慕。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的领袖级人物。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他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东坡居士之名,广为人知。
我本修行人,
三世积精炼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跨越近千年的时空,苏轼之作依然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世人大多以为这是他文学造诣深厚,实际上这是佛法智慧的穿透力。当他把悟得的佛理写成言句、以文字的般若呈现出来时,这个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
所以明代紫柏大师赞叹,苏轼“于宗教两途,并皆有所悟入,或一句一偈,赞扬吾道,犹夜光照乘。
千古之下,光不可掩!”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