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老少中年人,美容或丑辈,智愚贤不肖,皆不免于死。
——《念无常颂》
无常没有定期,
死亡在我们出生的一刹那,
就已跟随而来。
世间人都知道自己必然是要死的,但是今天没死,明天不死,后天还不死,慢慢就觉得,我好像不会死吧。这种“不死”的念常常住在心头,会把我们修道的初心,把应有的正知和正念都遮蔽住。
因为常常念自己不会死,所以就为现前的这个身体准备很多东西。盘算好自身,还要盘算好子孙,孜孜不倦追求物质的享受、感官的快乐。渐渐地,贪心不断滋长,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所以这世间,人们往往对财、对名,对很多东西都有一种过度的贪欲。但任何一件东西你贪着了,执迷不悟,它都能圈着你轮回好多世。
我们常说“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当贪心起来的时候,就看不到真相了。这世界的一切都是业力的变现,如露如电、如幻如化,但我们就为了一点欲望,迷失在物质里,消费自己的生命,乐不知返。
纵观历史,哪怕是盛极的权利与财富,都难以逃离无常的本质。如果为了暂时的有漏的东西而忘失正念,没有决心和精力来成办自己的生死大事,那真的是舍本逐末。
富贵犹如草头霜,功名利禄转眼空。不要说外在的金钱、名利、地位,就是自己身体的四大都是苦空无我的。等到无常一到,转眼成空。财富、名望、地位,都没有办法解决生老病死的苦。
所以悟公上人常说,人生唯生死是大事,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好商量。人生苦短,人要知道轻重缓急,尽可能地让自己走在“道”上。
安贫乐道,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身不离贫,心不离死,这也是修行的一个窍诀。依于贫,所以懂得远离浮华,不会虚伪地去装点轮回;常念无常,知道我身终会死亡,那时一切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努力不造恶,能修善。断恶修善,进而能够领会无生的智慧、诸法清净的本性,这就能超越三界了。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