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清明》合集
时长:02:17:13
智慧的增上各有不同
我们通过学教就知道了,人天乘的智慧跟声闻乘的智慧是不一样的。声闻四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各自的见地也是不一样的。初果入圣流,得法眼净,这个属于智慧的见地,但是这个智慧见地跟二果、三果的智慧也不一样。
声闻缘觉的智慧跟一个有大乘见的菩萨的智慧又不一样的。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地地增上,智慧的增上也是各有不同的。
所以我们要想见到不可思议的胜境,要想朝见文殊菩萨祂老人家的圣颜,没有强大的殊胜的福报做基础,还真够不到那个智慧。没有那个智慧见地,就见不到圣人的世界。
在诸佛菩萨的悲悯加持下,在历代祖师的加持下,我们大家才有一些小福报,能够来到三宝地修行,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不可思议的。
般若没有性别之分
在这个苦难的轮回路上,如果把谁定义为弱势的话,实际上这是一种呵护,是一种深沉的爱。
比如从小乘的智慧上来说,我们往往把女性定义为是弱势的。阿难尊者也问过佛陀,说:“世尊,如果女众听了您讲的法,听懂了,然后依教奉行,一样可以证果吗?”佛陀说:“是可以的。”这就说明,修行是没有性别差别的。
阿难白佛:“女人于法中出家受戒,可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不?”佛告阿难:“可得。”
--《四分律》比丘尼徤度第十七
在大乘上,如果我们自己得佛法受用了,行大乘法的时候,男众有男众的功德,女众也有女众的功德。但从更甚深的法性上来说,这又是平等的。
表面看是男众,但从甚深法性智慧上来说,修行所证悟的智慧本体就是佛母;主持着佛法,摄受着众生,延续着正法,他也可以称为是一个佛法的法幢。女众如果也证悟到甚深的法性,她也可以有勇士的功德。
因为般若是没有性别的,般若能生一切圣果、一切功德,它具有生发、哺育的功能,所以有时候用人格化来比喻般若为佛母。就像大地长养万物一样,我们比喻大地为母亲,实际上大地跟性别没关系;就像道家有阴阳鱼,实际上跟鱼没关系。
所以佛法里实际上没有性别的概念,只是一种表法。不是外在的相,而是内在实质的智慧。
修不离性,性不离修
我们从世间法上要远离男女的外相,也要知道内在清净的本体是没有性别的。我们每个人的佛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它没有男女相,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证得无相,然后依着这样的法而得度。
如果只研究名相,就不知道这个名相所指的真实意,也不得受用。所以有时候,我们的修行都只能称为是一种相似地修。实际上在修行上要有这个见地,要有性德,有修德,修不离性,性不离修。
如果我们能行诸佛行处,与佛同一处,就能知道解脱的法喜快乐。就像我们师父要圆寂前的那种生命状态、那种赞叹极乐世界一样,“诸大菩萨与阿弥陀佛同一住处,听佛说法。”师父在讲的时候眼中放着光,我听着也寒毛直竖。
在这个娑婆世界,这样的修行者才会成为众生的解脱处。众生看到他的照片解脱,听到他的声音解脱,忆念他也解脱。因为他就是解脱,他就是自在,他彰显了三宝所有的功德,这样的善知识叫“总集三宝功德于一身”。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