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IQINGLIANG
点击图片观看《清明祭》第一集
视频时长45:44
清明节
祭祀/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
清明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国人在此期间祭拜先祖,传承先祖留下来的优秀文化,践行孝道。所以清明祭祖除了在提醒我们慎终追远、怀念祖先,也在提醒我们敦亲睦族、孝养在世父母、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
《史记·礼书》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说,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祭祀”这个社会习俗,具有很深刻的人文意义。
我们中国是非常注重血缘关系的,非常注重人文方面的建设,从来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国这么注重宗族和子孙的关系。在祭祀宗亲的这种节日里,除了我们阳间的子孙纪念他们之外,也是我们得到祖先护佑的一个互动的方式。
古人说“阴超阳泰”,我们中国有这么悠久的人文历史,有这么稳定的社会构架,其实这和我们炎黄子孙的习俗、传统,和我们不忘祖先、纪念老祖先的这些行为是分不开的。
清明节
生与死 /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孔老夫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佛陀更开示过“人命只在呼吸之间”,生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佛教有一系列非常精密的死后学问——人死之后,只是脱掉肉身这个色壳子,神识将随业受报、或者往生净土、或者六道轮转。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现在的行为以后会收获苦果,就不会在人生的田地里种下荆棘。祛恶向善是人的天性,如果早一点知道下一站去往何处的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就会戒恶修善,对今生的所作所为一定会有所选择。
今生如何生、如何修,不仅对我们的生命以后去往何处至关重要,对我们整个家族都影响深远,祖先要依赖我们这些子孙积福累德,功德回向超荐离苦;子孙们要靠我们留下的阴德荫庇,俗话说“留儿钱财不如留儿福德”。
不学佛,每逢祭奠先亡的时节会非常难过,去年还在一起吃团圆饭,今年就只有一碗冷饭祭祀,音容宛在,人却无处寻觅。所以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悼亡之苦是断魂之苦。
学佛了,虽然还是会感到悲痛,但是能够超越生老病死的痛,并把这种痛转化为学佛修行的动力。佛法是真理,不是光嘴上念念就能成就的,念只是一种强化训练,以便记到心灵深处,学佛需要身心投入好好实践,实践之后才能产生智慧。
生命内在的智慧境界现前之后,就会明白生老病死只是表面现象,每一个生命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谓的“死亡”不是真的死亡,只是肉体消亡,但是神识不会死。神识会随业受报,可能成佛做菩萨,也可能在六道中轮回。
清明节
佛法利益 /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力量
我们生生世世无论投胎做什么,都有父母亲的,都有祖先的,不管他们在哪里,都要以佛法利益他们。因为佛是无量光、无量寿,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他们的生命一接受到佛法的力量,马上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地狱众生的苦停止了;饿鬼道众生获得了饱满;天人的宫殿更加美丽,天福增益;极乐世界的菩萨莲品高升,青色青光的莲花变成了红色红光。
像我们观想大宝楼阁一样,只要你的心清净,具足资粮,你的观想就能在你的心灵世界呈现出一个纯黄金的阁楼来。对于亡人来说,你观想什么,他的神识是能够看得见的,你的心量越大,他得到的受用就越多。你想水他就看到水,他马上就不渴了;你想饭他就有饭,他马上就不饿了;你想到这个楼阁,他马上就有住处了,一住进去,就可以解脱了。
所以在清明节里,哪怕平时不念佛的人,也要为自己的父母祖先多念佛,为他们写超度牌位,心存感恩、代做善行,戒杀吃素、持诵经咒。
同时也要格外注意,供奉祖先,千万不能用荤的食物。有的人还给祖先供烟供酒,这对亡者更加不利。杀生祭祖,祖先不仅吃不到,反而徒增罪业,这在《地藏经》里有说:“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此外,最直接且有效的利益祖先的方法,是善用自己的身体。我们与祖先有着直接的血脉关联,用自己的身体广行善行,礼佛、放生、供僧,念诵《普贤行愿品》、《地藏经》、《心经》等经典,借着这个由祖先血脉而来的身体积聚功德,以此回向。
这样,即使他们业力非常深重,正在地狱里受苦,依靠三宝的加持、回向和善心的力量,也可以得到解脱。
善思如母众
难忍无量苦
忆念苍生情
世世永不离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