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如何防疫保健

2022-04-01 21:33:00 发布: 人气:1





2022


透过国画

看我们老祖宗如何防治瘟疫



疫毒有传染性,往往会导致大范围的流行。中国古人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他们没有消毒水,没有高大上的设备,没有防护服,甚至没有口罩。那么,古人是如何防疫的呢?以下总结古人预防疫毒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图片



养 正


《内经》明确地讲:“……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告诫人们“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并要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以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图片



艾 灸


比如,唐代大医孙思邈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这是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


《扁鹊心书》里讲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强调,艾灸能保命,不但可用于治疗,亦可用于预防。


图片



 药 囊


古人认为,疫毒是一种偏性极重的邪气。可用药物的偏性来克制疫毒的偏性。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图片



药 浴


《内经》提出:“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又如,清代刘松峰在《松峰说疫》一书中记载:“于谷雨以后,用川芎、苍术、白芷、零陵香各等分,煎水沐浴三次,以泄其汗,汗出臭者无病”。


图片



粉 身


身上抹粉,也能预防温疫邪毒。晋代大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赤散方,以“牡丹五分,皂荚五分(炙之),细辛、干姜、附子各三分,肉桂二分,珍珠四分,踯躅四分,捣,筛为散。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温酒服方寸匕,覆眠得汗,即瘥。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粉,粉身佳。牛马疫,以一匕着舌下,溺灌,日三四度,甚妙也。”该方以各种祛邪辟秽的药物组成,既可纳鼻中吸之取吐,亦可外粉周身以御时行邪气,甚至还可以用于治疗牛马疫病。一方而兼多用。


图片



服 散


古人也有预防方。比如,晋代大医葛洪《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一个度瘴散,“辟山瘴恶气。若有黑雾郁勃及西南温风,皆为疫疠之候方。麻黄,椒各五分,乌头三分,细辛、术、防风、桔梗、桂、干姜各一分,捣,筛,平旦酒服一盏匕。辟毒诸恶气,冒雾行,尤宜服之。”此方中乌头辛热有毒,切记不可滥用。


图片



烧 烟


用中药烧烟给空气消毒,这样可以干扰病毒,祛毒祛疫,调和环境,使人不病。


明代大医李时珍谓:“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苍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疹。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


清代的《验方新编》有空气消毒方,以“苍术末、红枣,共捣为丸如弹子大,不时烧之,可免时疫不染。”古人重视用苍术烧烟避秽。


《太病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的“避瘟丹”,由乳香、降香、苍术、细辛、川芎、甘草、枣组成,谓:“此药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内烧之可避秽气。”


图片



消 毒


古人的消毒,一般是针对病人用过的所有衣物。大多用蒸煮的方法,进行高温灭菌。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图片



由此可知,古人所采用的预防疫毒的方法多种多样。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管理好自身,优秀的人生靠自律 【文化释说 • 5.3 • 连载英文有声书】
· 中医不仅抵御了中国历史上321次大型瘟疫,在当前抗疫中显著有效(内有央视推荐的中药良方)
· 【修行宝典】如何为自己创造生生世世得度的因缘?
· 这是我们最大的福报
· 法,还需要往高处去了解
· 天下归仁的轨道
· 如何才能撬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令善业增上——《灵峰宗论》第四课
· 一句南无佛,便宜的绝对是我们 | 不仅仅是 【中日双语】
· 体天地好生之德
· 【清明特辑】为什么要超度祖先?
· 幸存者自述:三十年前广州机场的一幕奇迹
· 要想修持受用,就要这样分析
· 人生一世,俯仰之间
· 【佛学常识】什么是发菩提心
· 印光大师: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 拜托您叻,别太当真 I 不仅仅是 【中泰双语】
· 清凉悟语:大道之理能够唤醒什么?
· 她梦到,观世音菩萨抱着一个孩子交给她 ... ...
· 请一如既往地美好祝愿
· 【清明特辑】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