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纸,
你在上面画,纸上肯定会显出图案,
显出色彩来。
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片地,
你去辛勤地耕耘,肯定就会硕果累累。
但如果你忘掉它是一片地,
任它荒芜,
那它就会杂草丛生、烦恼充满,
就是一片无序的空间。
一位修行人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众生的祝愿、新年的祝愿,就是念经、打坐、观修。在世间的生灭法上,时间的更替,一年一年的轮转,叫“天增岁月人增寿”;作为佛教来说,还要把过去一年的业力净化。
一个生命从肉体的到精神的业力,都要去净化,然后在这样一种无常轮转的空间里面充填进诸佛的福德,以此来铺就新年的一条吉祥路。
以修行填充心灵
新年我们寺院内部也做了很多功课,诵大乘经典,每天晨钟暮鼓。在这样的修行当中我也有一点感悟:我们人的这个心灵世界往往是空洞的、贫乏的,因为里面没有充填东西。但通过最近这样的修行,慢慢就觉得有质感了。
这就好像你拿一锅水要烧稀饭,如果米放得少,那怎么煮它都是稀溜的。所以我有时候也暗暗地越来越庆幸,幸亏我们有信仰,现在就觉得这个米汤里的米粒好像越来越多了,粥熬得越来越稠了。
当你真正去修行时就会这样。从世间修福报来说,你做好人,帮助别人、帮助弱者,马上会显得有力量。佛教修行也是,你磕十万个头,磕完了肯定不一样;你念十万遍三皈依,“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桑伽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会觉得不一样。
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纸,你在上面画,纸上肯定会显出图案,显出色彩来。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片地,你去辛勤地耕耘,肯定就会硕果累累。但如果你忘掉它是一片地,任它荒芜,那它就是杂草丛生、烦恼充满,就是一片无序的空间。
你没有规划,没有蓝图,没有成就,也不去建设,它肯定是一片荒芜之地。我们往往就把自己最重要的这块地给忘掉了。
北宋的法演禅师有一天就写了这首诗:“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每个人都想要明心见性,要开悟,但是连眼皮底下那块地是自己的都不知道。有时候还觉得自己好可怜,“我一无所有啊”,但明明那块地就在那里,从没动过,别人也搬不走。
自己迷失了这片地,当别人告诉你那块地是你的,是有价值的,你还不相信,满天下找,然后为一些变幻无常的东西追求了大半辈子,最后也不知道那块地是自家的,对它从没作为过。这块地,哪个投胎来做人的没有呢?一只狗、一只猪也是有的。
新年,新人生
悟公上人圆寂前最后两年,写的频率最高的字就是“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是故愿往生,阿弥陀佛国”。但受诸乐,没有无常,没有苦漏,这个最高的归处一直就在,但我们不仰视。我们一直就在有漏的空间里千打算万计划,那个破漏洞补了又补,还在那补。那如果有了一点觉悟,这个苦的游戏不玩了,停止了——停止就是一种进步啊。
我们辞旧迎新,辞旧就是辞不好的东西,把过去不好的习惯、习气、业力留在过去的时空里,有力量的还能把它净化掉;迎新就是用吉祥的、正确的、有次序的、光明的善业来充满未来的岁月。
希望新的一年我们大家都能够规划自己,我们决定不了外面,但是可以决定自己。自己对自己用心,在新的一年让自己的身口意更加清净庄严。这样的话就是新年新人生,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希望。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