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lower Adorment Sutra
上下滑动阅读经文
善财童子看到这些,还认为是这个菩萨在做大罪业。我们以现在的智慧想想:惩罚罪恶,抚护孤弱,这是罪还是功?
表面看好像那么残忍。善财童子他这里对行菩萨道、求菩萨行的理解,也是认为给众生带去欢喜的、快乐的才叫善法。他不知道惩恶扬善这本身也是善法。所以他起了这个不对的念头之后,马上就有天人来告诉他。
《大方广佛华严经》
善男子 汝当忆念 普眼长者 善知识教
善男子 汝莫厌离 善知识语
善知识者 能引导汝
至无险难 安隐之处
善男子 菩萨善巧方便智不可思议
摄受众生智不可思议
护念众生智不可思议
善财童子闻此语已
即诣王所 顶礼其足
时阿那罗王 理王事已 执善财手
将入宫中 命之同坐 告言善男子
汝应观我 所住宫殿
善财如语即遍观察 见其宫殿广大无比
皆以妙寳之所合成 七寳为墙周匝围绕
百千众寳以为楼阁 种种庄严悉皆妙好
时阿那罗王
告善财言 善男子 於意云何
我若实作 如是恶业
云何而得 如是果报
如是色身 如是眷属
如是富赡 如是自在
善男子 我得菩萨 如幻解脱
thoughts
念头
be aware of our thoughts
你看,菩萨还要给他解释,祂也知道善财起了什么念了。那我们会不会?像我们,说功德嘛,没有,你要有功德就见到真实的文殊境了;说罪业嘛,自己也不知道,天天起颠倒见。所以我们要警惕自己。
我们如果起了恶念,哪里有这么好的,马上天人来了,“善男子,善女人”来告诉我们了?哪里碰到菩萨这么好,拉着我们的手,跟祂坐在一起,和颜悦色跟我们讲道理?
《大方广佛华严经》
善男子 我此国土 所有众生
多行杀盗 乃至邪见 作余方便
不能令其 舍离恶业
善男子 我为调伏 彼众生故
化作恶人 造诸罪业 受种种苦
令其一切 作恶众生 见是事已
心生惶怖 心生厌离 心生怯弱
善财童子
the youth good wealth
《大方广佛华严经》
断其所作 一切恶业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
善男子 我以如是 巧方便故
令诸众生 舍十恶业 住十善道
究竟快乐 究竟安隐
究竟住於一切智地
善男子 我身语意 未曾恼害 於一众生
善男子 如我心者 宁於未来 受无间苦
就像法官宣判恶人有罪一样,这是法官在作恶吗?一个法官宣判造恶的人有罪,这是他在主持正义,不是在恼害众生。对作恶众生这是一种拯救,对善的众生也是一种保护。
The Flower Adorment sutra
《大方广佛华严经》
终不发生 一念之意
与一蚊一蚁而作苦事
况复人耶 人是福田
能生一切 诸善法故
善男子 我唯得此 如幻解脱
如诸菩萨摩诃萨 得无生忍
知诸有趣 悉皆如幻
菩萨诸行 悉皆如化
一切世间 悉皆如影
一切诸法 悉皆如梦
入真实相 无碍法门
修行帝网 一切诸行
以无碍智 行於境界
普入一切 平等三昧
於陀罗尼 已得自在
善财童子刚刚一见到这个王的时候,以他的智慧一看,王是坐在那罗延金刚宝座上的,但这仅仅是座吗?那是他的智慧基础。所以王在这里说“普入一切,平等三昧,於陀罗尼,已得自在。”陀罗尼就是金刚总持。我们学佛如果有了这个境界,你得少分自在了,就代表你对佛法有一定贡献了,对这个娑婆轮回的世界也有一点功德了。
我们自利的部分就要先具足这些的,这些没有,你说“一切世间悉皆如影,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实际上你既不如影,也不如梦,对你都是“杠杠”的,都很真实的。每天真实的智慧没有,贪嗔痴就像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样,在那个坑里坐得实实的,动都不能动。所以你就不能转这些境。
《金刚经》里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都是指的这个意思。“修行帝网,一切诸行,以无碍智,行于境界”。他在这个境中不迷境,在界中不迷界,“以无碍智,普入一切平等三昧”。
《大方广佛华严经》
尔时 善财童子一心正念
彼王所得 幻智法门
思惟彼王 如幻解脱
观察彼王 如幻法性
发如幻愿 净如幻法
普于一切 如幻三世
起于种种 如幻变化
compassion
悲心
他有了这样的智慧,
为什么还要入这个
如幻如化的世界,
用他的智慧来调伏众生呢?
这就是因为一颗悲心,
就是悲智双运,
发如幻愿,
净如幻法。
Heart of Remorese
惭愧
fell ashamed
所以想想看,我们能学佛,这多大的福报呀。人要知道福,人如果天天享着福却不知道福,有可能也会造罪的。一个没有福德的人,这些书翻都翻不开的,翻开了也看不到字的,脑子一片空白。文殊菩萨加持我们在这里,摇头晃脑跟着读,这多不可思议啊。
我们大家一方面珍惜,一方面也忏悔自己。你想想看善财童子都那么厉害了,为什么前面那位善知识还跟他说,哪个城里有位善知识,你要跟他去参学?既然是他需要参学的,肯定是他不明白的,他要明白了还要参干嘛?
成佛路上,你只要还有无明,你就需要进步。只要你缺这方面的营养,就要去补充。但人往往就是这样,越缺这方面的营养,越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当你看到这个知识时,你的反应是什么?因为不懂,所以你会瞎评论。
这一段就是很明显的,善财童子给我们示范出来了,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这样的。越无知的人越傲慢,越无知的人越挑这个、挑那个。没有福德,又看不懂,还啥都评头论足,没有柔软的心理空间。
我们无知,但我们不要傲慢。要自己对自己说,我无知,我没有福、没有德,看东西看不懂的。知道看不懂了,你就会谦虚一点,就会具足一种惭愧心。
你看到反感的,看到不理解的,不要相信自己的反感的情绪,而要对自己说,我是来学习的。既然是学习的,你所学习的肯定是你不懂的,是你欠缺的。所以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是不对的,你还是外行。外行就不能自以为是。
你不要看在人间能主持公道的,刚正不阿的那些人,他们也是菩萨。这世间如果没有立场,没有正义感,都是和稀泥的,那才糟糕呢。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有一种感恩心,然后自己也惭愧。佛法这么精妙,这么伟大,谁了解佛法的伟大呀?你就是想学,翻开看不懂。因为是经典,经典越准确无误,我们颠倒的人就越看不懂。
佛陀为了让我们懂,
又是种种的比喻、讲故事,
又是教我们身口意的修行,
通过观察眼耳鼻舌身意,
解剖五蕴,
甚至还要分三乘。
分三乘就是
给我们脚底下垫砖头啊,
你够不着,
我给你做阶梯。
这样子来为我们创造解脱的机会。
——三参法师 古文殊寺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