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的这些示现,我们为什么看不懂?

2021-10-23 00:06: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在天台宗,

要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讲经呢?

需要圆教的见能通达的人。




图片

上图:静权法师法相

有一个词叫“大开圆解”,一个法师没有大开圆解,是没有资格讲经的。像我们师父当年亲近静权长老时,与他一起的还有其他的出家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亲近的人最后毕业了都能讲经。几十个人里能出来一两个就不错了。


图片

上图:后排左一静慧长老、左二悟公上人

出家人能称为“法师”,这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师父私下里跟我讲,当年一起参学的静慧法师三十多岁就证得“念佛三昧”了。因为他们两位用功特别相应,静慧法师有时候会跟我们师父讲一点自己的修行境界。所谓的念佛三昧,它成就的相、境界是什么呢?晚上我们常人觉得一片漆黑,证得念佛三昧的人看来就是一片光明,内外通彻,没有障碍。


一个证念佛三昧的人肯定是大开圆解了,但他的境界即使是身边人也未必知道。静慧老法师瘦瘦弱弱的,他的侍者也瘦瘦弱弱的,侍者就知道一个人瘦瘦弱弱是很虚的,吃个饭胃口也不好,打坐么精神也不好,干活么体力也不好,所以他就想了:我师父也弱弱的,怎么这么多人来拜他呢?结果白天这样想了,晚上梦里面就看到师父搭着红祖衣,跟他讲:“我的修行境界是很高的。”


图片


这位侍者还分享了一个事,他说,很奇怪,我师父平时不去斋堂吃饭的,但他就是知道这一天斋堂挂的是什么牌,比如是普佛啊还是其它的。


所以,一个法师,一个大开圆解的法师,他的境界有多高,这是能以个头大小来论的吗?




图片



图片


但我们众生往往就是这样的,他是看相的,要靠“见相种福”。所以佛陀成佛必然相貌要圆满,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家一看就生恭敬。


但智慧有没有形象?佛陀在《金刚经》里就跟我们说了,“能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不?”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就回答,“不也,世尊。不能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的,但是一个转轮圣王跟佛陀差太远了呀。


图片


同样的,佛陀涅槃的时候大家都请佛住世,佛陀就问:“住哪儿?住哪儿?如果以三界二十五有为住处的话,则为有漏,那不就跟凡夫一样了吗?”


请问佛陀有住还是没有住?佛陀是有住的,住在哪里?住在常乐我净啊。因为我们看不到常乐我净,就愣是想要佛陀住在我们的有漏世界,认为住到我们面前才叫有住。




图片



图片

上图:印度佛陀涅槃堂

去印度佛涅槃地的时候,我就提醒大家:不要为佛哭,要哭就为自己哭。你看到佛陀躺在那里觉得伤心,因为你是住色生心,住有漏生心。你如果智慧眼看了就知道佛住在什么地方了。


图片


佛不住一切有漏法里,佛是住在无漏里的。所以我们请佛住世要开自己的智慧,你智慧开了佛就住世了,你没开智慧,佛就涅槃了。你没见到佛住世,这是你的业障。


图片


《金光明最胜王经》一上来也是讲,佛没有舍利。这对我们来讲就特别烧脑子,我们非常恭敬佛的舍利,结果佛来一句“没有舍利”。那这舍利是谁的啊?为什么说没舍利呢?


这就是佛的智慧和慈悲,祂把我们的习惯性认知置换,逼着我们去想、去思考,有大疑才有大悟。然后再转我们的颠倒见,升华而为智慧的见。

这就叫转法轮。


——三参法师古文殊寺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拆分十二因缘起支
· 有了福报,怎么运用才好呢?
· 绍云老和尚:修行先把自己管教好吧
· 从凡夫到成佛有多远——《天台宗纲要》第四课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三篇 佛法活化在生活之中(四)
· 初一十五的月亮,到底一不一样?——天台宗第四课
· 吃饭时,要这样观想
· 朝五台、礼文殊,他为什么不去?
· 大智慧、大福德从哪里来?——天台宗纲要学记第四课
· 生死轮回原来是这样流转起来的
· 闻法笔记,留待日后慢慢领会
· 【谈谈闻思修】如何修学佛法——闻思修三慧的殊胜作用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只要有缘佛便度你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消除我们过去的恶业
· 梦参老和尚:怎么测试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 进入真正的圣地,你还需要这一张门票
· 这才是世间最大的福报
· 面对所有的果报,怎样让我们自然地导向善法
· 悟公上人 | 赶快念佛
· 对别人的指责和抱怨,是毁自己善根和福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