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和这个世界,都由五蕴组成——《大乘五蕴论浅释》第二课

2020-05-27 02:48: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前言


2010年7月,传喜法师为夏令营学员讲解了《大乘五蕴论》和《大乘百法明门论》等经典。这些知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撒播到每一个营员的心中,在他们生命中生根发芽。佛教慧日将这些珍贵的影音制成视频,整理成文,在今后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我们每个人和这个世界


都由五蕴组成



——《大乘五蕴论浅释》第2课视频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一者色蕴,二者受蕴,三者想蕴,四者行蕴,五者识蕴。”


图片


蕴是聚合的意思,又叫做蕴聚。就像我们平时洗衣服用的肥皂粉,用水一冲,变出一大堆泡泡,亮闪闪的,但过一会儿你再看,它没有了。


我们大家现在都坐在这里,都“有”,一百年之后还有没有?我们现在为了制造这个“有”,还得每天吃饭、喝水,往身体里加种种的因。就像开车,要往车里加汽油,要维护它,才能让它“有”。


所以这个有,不是真实的有,而是因缘的有——种种因缘聚合在一起,才显现为有。这就叫做“蕴”。


图片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释迦牟尼佛曾经说五蕴,哪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蕴就组成了我们人和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组成的,我们身体就是这样子的。现在我们没有自我解剖过,还不知道我们是由什么组成的,还认为“我就是我,我现在痛苦了、生烦恼了,这是天大的事情。”但当你解剖了之后,你会发现命运可以改变。


如果不能改变,我们现在生了就注定会死,在生和死之间轮回,生命充满种种烦恼、障碍、境界、迷惑、颠倒,没有一个是快乐的。纵使是快乐的,快乐也会变、会灭,所以叫坏苦。所受的种种苦叫苦苦,所受的快乐叫坏苦,总的来说都是苦的本性,我们注定了苦,注定了要死。


图片


改变从哪里来?如果不学佛,我们注定了要死,注定了在死之前要受无量的痛苦,死了之后还是有无量的苦。死不是生命的结束,是另一个苦的开始,所以叫分段生死,这一段苦结束了,下一段更苦的又开始了。


做凡夫,是一个痛苦结束了,另外更痛苦的又开始了;菩萨是分段享受,一个快乐结束了,下一个快乐又开始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以后去极乐世界叫往生极乐世界,学佛当下就快乐,死了之后还到更快乐的地方去。我们学习佛法,就开始灭苦,从苦里面出来,得到快乐,我们现在就开始走回头是岸、离苦得乐的路了。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超越时间之流 创造有序生命 ——慧看电影之《宇宙的构造·时间假象》

【道心惟微】事事差不多,人生差很多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清凉梵音】佛曲《处世梵》的甚深义

把我搞定

你真的了解“三皈依”和“常住”吗?

清凉之气

把业力的生命转化为愿力的生命

你那么想要超度他们,却又转头吃了他们

念佛究竟有多少好处?佛陀说,增一劫减一劫都讲不完

【清明之祭】什么是真正的香火?

他看你一眼,那一眼就是永恒

静中悟佛智  慧可化群迷

渊默雷鸣

清明之祭

疫情下的清明节,如何是真正的“云祭扫”?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你我的时间,不一样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属于你

一起开脑洞 | 如果有一天,古代的神医们来到我们面前……

【祈愿国泰民安】见佛足印,如同见佛(见者增福增慧,转发功德无量)

你是谁?(内有独家专访视频,超精彩,别错过!)

“八段锦”被央视官宣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宅家也能强身健体(内有视频)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梵呗|普庵咒
· 把凡夫想成佛要做的事都概括在这本经里了︱《普贤行愿品讲记》第4集
· 生命的奇迹 —— 关于佛舍利,你了解多少?
· 成就此四法, 当得是经︱《普贤行愿品讲记》第3集
· 悟公上人开示:为何小学没毕业的老太太却能背诵上万字的佛经?
·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祈愿莘莘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 恭迎大智文殊菩萨圣诞日 | 随学文殊菩萨大愿,诵文殊心咒,福慧增上(转发功德无量)
· 千部论主,广弘大乘 ——《大乘五蕰论浅释》第一课
· 传喜法师《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合集全11集 {精美版}
·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四)(Keith美式发音读诵)
· 甘露法语 | 全身心地燃烧 将生命的热量供养给三宝和众生
· 古狮子国,曾是三乘教法并存的修学中心——心旅斯里兰卡,不出门也能看世界(四)
· 蕅益大师开示|阅藏四则
· 于不思议之中而思议,于不出不入之中而入的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集
· 在文殊菩萨的怀抱......
· 我们的命运完全是我们的心念决定的
· 同仁堂医馆馆长关庆维:长寿健康的秘密,什么是最上乘的养生?
· 甘露法语 | 过去 现在 未来
· 愿我们同证文殊菩萨的微妙智慧、微妙境界,赐予一切众生吉祥——《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第11课
· 狭隘的三观需要大、方、广的境界去拓展︱《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