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饲养繁育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
各地农(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电商平台等经营场所,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社会各界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可通过 12315 热线或平台举报。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发现有违反本公告规定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经营者、经营场所分别予以停业整顿、查封,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消费者要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远离“野味”,健康饮食。
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野味价目表,在不明肺炎肆虐的背景下尤其刺眼。还记得17年前的非典,病毒源头也是“野味”,科学家从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分离和检测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样的病毒。
对这一次让人们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网民建议可以将其命名为“野味病毒肺炎”,以这种固化的标签让人类长记性,让那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野味爱好者们有一点儿敬畏,也避免社会在好了伤疤之后迅速忘了疼。
这是一个好建议。易于健忘的人们,确实需要这种如影随形的提醒。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当年非典发生的时候,也形成过一波对滥杀滥吃野味的反思潮。当时的反思不可谓不深刻,行动不可谓不坚决,发了紧急通知,开展了执法行动,进行了联合检查。可那阵风过后,野味被禁住了吗?一些饕餮之徒的嘴被管住了吗?从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现和蔓延来看,并没有。经历过17年前非典的钟南山院士痛心地说: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实际上交易的不只是海鲜,而是有相当多的“野味”。
教训并没有被吸取,悲剧再次重演。一些地方,越是严禁,野味越不可得,就越抬高着野味的价格,刺激着一些人的胃口和占有欲。如果用“野味病毒肺炎”这样的名字命名此次疫情,去对抗这种可怕、可耻的健忘,就好像在香烟上印上“吸烟有害健康”和警示符号一样,是一种不断的提醒:不要忘了这场疫情危机,不要忘了冠状病毒之害。
危机之下,必有重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紧急通知: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监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可想而知,这段时间肯定会依法严管严控,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但过后呢?需要时时记住滥杀滥吃野味导致的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疫情,还有17年前那场非典疫情。这都警示我们,需要用常态化的制度去对抗行政权力的懈怠。
用“野味病毒肺炎”来命名当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网友的一个建议。当然,病毒有它科学的命名方式,不一定非要用这样的名字,但关键是人们要长记性。如果拒绝野味成为每一个人的认知常识和记忆符号,深深刻在人们心中,那将不仅是经历过不幸之后人们的万幸,也是各种野生动物之大幸。
文丨曹林
往期精选
【新年积资净障】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 春节在家读经为国祈愿!(转发功德无量)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佛教有这些殊胜的预防方法!(转发功德无量)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