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双十二狂欢硝烟散尽,为您送上一份“幸福秘诀”

2019-12-19 00:02:00 发布: 人气:5



双十一

双十二狂欢


硝烟散尽,


送上一份“幸福秘诀”






 图片


消费MONEY


更是消费精力;


消费的不仅是福报,


更是自己的生命。




双十一硝烟未褪,双十二烽火再起,购物车早已清空,搜搜搜,买买买……商家制造出的概念让我们为之掏空钱包,拼命工作。


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生活的主旋律似乎已经变成了“买买买+晒晒晒”。或许你也是这买买买大军中奋勇的一员,购物真的能使我们幸福快乐吗?


甚至有人宣称,所谓的幸福就是可以任性地买买买。这个时代,幸福被打上物化的条码,我们很多人似乎也都渴望买到一种“幸福感”。


双十二狂欢硝烟散尽,为您送上一份“幸福秘诀”……


图片


幸福属于精神范畴,

幸福跟钱、跟物质

没有等号的关系。

一个人的幸福指数

是由他内在

生命的境界而决定的,

不是他手中的物质决定的。




图片




在这个强调物质的社会,我们失去了生命本来的道的状态,我们活在现象里、活在欲望里,我们平时皈依无明、皈依无知,也皈依欲望、皈依虚荣,这都是负能量的。


一方面我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成果里,另一方面我们又很痛苦地迷失在物欲中。我们对远古先民的丰富的精神修养、广博的生命境界是要去仰望,甚至去追寻的。


图片


有修行的人,他的眼神不是停留在狭隘的物质空间里,他甚至凝视虚空,住在一种智慧状态的境界里。


物质丰富好像对我们很重要,但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衣食住行、丰富的物质,只是生活的附属品,我们生命实际上还有本然的核心价值,那就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到宇宙的母体。



图片




如果内心没有正能量,就会被负能量占据,表现出来的就是负能量。如果我们心中有圣贤,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种正气。这明暗、正负两种力量是相互的,明来暗去,阳长阴消。阳气来了,阴气就退掉;光明来了,黑暗就没有了。

图片

幸福不是指拥有多少物质,幸福是生命的一种质感。这种质感就是你生命里的正能量,你正能量系数越高,你生命的质感就越强,你对生命的体验就越亲切。


一个生命力旺盛、生命质感强的人,即便是受苦,他都能在苦中尝出甜来;一个生命很衰弱的人,你给他一大堆甜,甜里他都吃出苦来。这就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我们要固本培源,培养我们的正能量,这非常重要。



图片



当我们有皈依处,当我们心灵有精神世界的时候,我们足以去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足以在这个信息交错的时代拥有定海神针。


但是很多人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迷失了心灵,那就很悲哀了。精美的物质世界变成了绞索一样,勒得人窒息、眩晕,喘不过气来。


图片


在二十一世纪,我们人类虽能极大地从高强度的体力中解脱出来了,我们都相对地获得闲暇,衣食富足、温饱,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生命质量与此却不对称。


一方面物质很发达,一方面我们的精神世界又很贫困。我们的生命价值并没有在获得的物质面前得到平衡,得到解决。


图片


我们一生当中生命的精华是什么?是智慧,智慧乃生命精华。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只不过我们没觉悟,把这个无价的生命卖给了有价的。俗话说,“求一粒芝麻,丢掉一个大西瓜。”


 一个人如果没觉悟,拥有再多其实都跟你没关系。所以,我们提出了精准扶贫,扶什么贫?我们扶精神的困顿、贫穷,要让大家体验到文化的能量。



图片




我们要想在物质里找幸福,这本身就找错了方向,就好像你到火里面找水泡是找不到的。宋朝永明延寿大师讲过一句话:“心若迷失,物何以救。”


一个心迷失掉的人,拿物能救他吗?救不了的。我们如果觉得不幸福,这是精神范畴的事,那应该在精神层面里找到文化的能量,来填充我们空虚的精神世界。


图片


佛教讲佛像要装藏,我们人的心灵世界也需要装藏。我们的人心被太多的垃圾充塞着,我们成为了受害者。所以,要让这些优秀的、经过数千年检验的文化宝,充满在人的心里面,让我们的心灵有阳光,这样的幸福感是没有贫富差距的。


有了这种精神内涵之后,哪怕一个乞丐,他也可以活出颜回的人格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幸福不在外面,幸福是一种精神的感受,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图片




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其发达、信息极其膨胀的时代,我们找回自己的心灵,让心灵暖暖的,让心灵上开出莲花来,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复苏是很重要的。


人类文明的复苏,实际上就是人类心灵的复苏。我们的心灵如果有足够的力量,去超越纷繁、精美的物质世界对我们的勾召,就能有强大的精神世界。


图片


佛法的智慧就像夏天的空调,是熄灭我们烦恼的甘露;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我们的生命将充满烦恼。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放下了多少,打开心胸的人最幸福。


幸福人生需要四个方面的必要修养:第一、克服内心过份的贪欲;第二、学会柔软,有礼貌,会忍耐,嗔恨心不能太重;第三、不能愚痴;第四、不恐怖畏惧。


图片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以上四条是我们每个人得到幸福人生必要的修养,做到了就能坦荡荡。



这个社会实际上最需要信仰,

信仰如果补起来了,

物质丰富,精神也丰富了,

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十二因缘法,解密生命轮回

师父,什么是真正的开光?

拜佛的殊胜功德

最殊胜的护身符——三皈五戒

早晚课的内容以咒语为主,一定要念经吗?

蒙山施食咒语和观想的殊胜功德:这个法门,利益无量众生

《法华经》中药王菩萨供佛的密义是什么?

我的师父,他就是无尽的宝藏!

这个偈颂具足佛法精华义

这条路,我们师徒一起走

【殊胜窍诀】这是见地藏菩萨最好的方法

韶德如春 ——纪念悟公上人圆寂十四周年法会圆满

无论何时忆念这个时空,都会得到无碍的加持!

这一世,谢谢您,又把我们找到

我的恩师,我殊胜的皈依境,您的功德令虚空不空!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别把悲悯用错了地方!

哪一个会是更好的修行人?人格好的那个

看到三宝的形象,为什么会流泪?

次第闻思修的重要性!(大乘和小乘佛法的殊胜功德)

做义工为大众服务与自己一个人念佛修行,哪个功德大?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一个都不能少!找到你、度化你、生生世世

看别人不顺眼,怎么解?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殊胜窍诀】金色在修行里的密义

什么是闭关?

我们是不是不用修了,等着往生时佛菩萨把我们扔到清净刹土去?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龙天护法一定会护持你!

修行人为什么要善护口业?

修行切忌中断,如何遣除修行的中断障、违缘障碍?

这么多年来,我喜欢......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嫉妒来了,就用这一招!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当一个人说“我发心出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慈风如沐 无上清凉——《慈风普扇》新书发布

【孝亲报恩月】如何报答您,我累生累世的父亲母亲?

当一个饿鬼道的众生,来到我们面前......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于生命电视台首播!

这是我这一生送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祈祷哪一尊佛,我们都会得到圆满的加持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忏悔?——当收视口碑爆棚的《与神同行》遇见佛法

修行如何训练定力?

面对病魔、怨敌、违缘,应该修什么?

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佛弟子和合的重要性

好好听话

学佛,到底要不要有仪式感?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我太忙,没时间修行”的解决之道!

改命秘籍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殊胜的咒语是忏悔之王)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己亥年中普陀寺三坛大戒法会:谢引礼师 给牒出堂
· 憨山大师:奋发勇猛 生大正信
· 传喜法师:礼乐文化 社会文明​——中普陀寺“传授三坛大戒” 戒场访谈侧记(二)
· 没有绝对标准的“一分钟”,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对世界的误解 | 《生命·觉者》潘宗光第一辑
· 传喜法师:礼乐文化 社会文明​——中普陀寺“传授三坛大戒” 戒场访谈侧记(二)
· 极乐世界坛城,是修行的境界——《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5课
· 冬日的雪与修行
· 虚云禅师
· 我们要怎么跟佛菩萨配合?
· 佛说三忍,即我们面对生活时要有的三种转换心态
· 五台山的千古未解之谜!
· 己亥年中普陀寺三坛大戒法会:授菩萨戒 讲菩萨戒 新戒普茶
· 传喜法师:弘演毗尼 戒德芬芳 ——中普陀寺“传授三坛大戒”戒场访谈侧记(一)
· 微信公众平台
· 传喜法师:弘演毗尼 戒德芬芳 ——中普陀寺“传授三坛大戒”戒场访谈侧记(一)
· 禅宗六祖惠能
· 什么叫愚痴呢?
· 『天宁梵呗』 加持十度真言
· 没有“小乘”的基础,再高的法也只是一本“说明书”
· 鸠摩罗什大师:超越生命的发愿——《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