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开创一代盛世之因和祖先的家风有这样的关系

2019-03-31 08:04: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 衣 里 明 珠 》

系 列 微 视 频

图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让贤

这个地方曾经的名字叫“让王古庙”,记述的是一个历史故事。

 

商朝最后一代帝王商纣王时期,全国诸侯中国力最强大的是周文王。面对周族势力的不断增强,商纣王心怀忌惮,后来甚至将文王抓起来,让他坐了几年的牢。

图片

文王祖上,等于他父亲这一辈的,当时有兄弟三人,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三兄弟中老三的才华和善根最大。按照古代宗法制,长兄是要继承王位的,但知道老三能耐最大,所以老大和老二就以到南方采药为借口,离开了自己的管辖地,长途跋涉来到江南之地无锡,后来又到了苏州、常熟。老二仲雍定居在了常熟,老大泰伯则在镇江、无锡一带活动。

 

后来的历史确实也证明了,泰伯让出来的这个王位由老三季历继位,这为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王朝周朝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片

我们知道中国的封建王朝里,从统治的时间来讲,周朝是最长久的,号称八百年天下。乃至到后来春秋战国时期,孔老夫子要振兴的也是周礼,周朝的核心文化。所以孔孟之道作为我们中国的核心文化,其实主要的就是要振兴周的文化。

 

令孔老夫子赞叹不止的周王朝,之所以能开天下之太平,开一代之盛世,就是因为传承的家风特别高尚。所以中国历史上除了赞美尧帝、舜帝,所谓的“尧天舜日”,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也是名列圣贤,但是周文王、周武王的祖先,泰伯、仲雍让贤的美名也是一直传扬至今。

图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周朝文化

中华的数千年文明绕不开周的文化,甚至后面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孔孟之道,也是以周的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

 

所以现在我们说,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儒、释、道三教,儒是提倡人与人的和谐,道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呢?佛是开发超时空的,让生命发展到终极的能力。


往期精选:


清明将至,应如何祭奠祖先、利益亡者?

往生前的准备:死亡和转世不再神秘

作为弟子,应怎样如理如法地亲近师父?

寒山大师说:我不是你的同参

恭逢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为何您的告别是在春暖花开之时?

令权威科学家敬仰,更多不可思议往生实例证明佛教修行真实不虚!

这样供水不仅能令饿鬼道众生离苦,也为自己生生世世培大福报

2019春夏最火的流行色绿色,在佛教修行里还有更深的密义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佛法是应不同众生根机的教育

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要讲法?

修行,你找到引路人了吗?

一位僧人的表白——在师父身边做侍者的这些日子

当父亲病了的时候......(一位出家师父的真切感悟)

穿上那件义工服,三宝就已经在加持你了!

佛经里的女转男身是怎么回事?佛弟子为什么互称师兄

“女神节”谈修行:如何活出女性真正的美与智

与古诗跨越千年的相遇——有德不孤

放下、放下,越急就越放不下

实相念佛,功德超过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

遇梅香一瓣,忽见慧日禅

虹身十步廊,响崖千佛心——慧日廊桥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慧日寻梅记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四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 五十二
· 虚云老和尚:修行岂能马马虎虎就可成功?
· 心情有点浮躁,妄念太多,用什么方法能够控制住?
· 积阴德太重要了!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积阴德的
· 《人间世》之生日:如果有人为产妇念佛祈祷,她们的命运也会转变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三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 五十一
· 视频集 | 超越时空的界定真香
· 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
· 两千九百多年前的春天,他的思考让天人、树神皆感动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二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 五十
· 视频集 | 这种能量传递你知道有多尊贵吗?
· 你能解开自己这把锁,以后就可以打开别人的锁
· 这部片子让我们间接看到了饿鬼道
· 往生前的准备:死亡和转世不再神秘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一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 四十九
· 精彩视频推荐:横山文化讲座(三)
· 三大菩萨告诉我们如何修行
· 清明将至,应如何祭奠祖先、利益亡者?
· 恭逢普贤菩萨圣诞:《法华经》都快说完了,普贤菩萨怎么才来?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 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