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宗耆宿静慧老法师圆寂纪念日:静身不违安养,慧法普度群生

2018-12-22 00:01:00 发布: 人气:4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图片
图片


农历十一月十六, 

台宗耆宿静慧法师圆寂纪念日。


静慧老法师教依天台,行归净土,坚持弘宗演教、台净双修,解行并进,戒行严谨。他的一生就是修行证道,弘法济世的一生。


图片


长老深得止观之幽玄,

闭门不出而潜修,

七十年间除赴北京中国佛学院深造外,

几乎是足不出山门,

每天青灯黄卷,晨昏苦切,无有懈怠。

七十余年常在定中,为众所敬仰,

是台宗耆宿,法门长老。


图片


法师生平

图片

▲前排左:悟公上人   中:明旸长老  右:静慧长老


静慧法师,俗名楼明达,

1916年生于浙江象山石浦,

全家礼佛信教,

自在母胎,

母亲就不能食肉,是“胎里素”。

自幼慧根深厚,随母茹素礼佛,

敬信三宝,志怀出家。


14岁时,投苏州八塔寺,于黄岩多福寺从参法师座下披剃,法名“静慧”。

 

16岁时,至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亲近静权大法师,受其亲炙,研习天台教观,并随侍协助静公创建天台宗佛学研究社。

 

1941年,慧莲和尚请为国清寺副讲。

 

1957年,赴北京中国佛学院深造,三年学成归寺。

 

1959至1968年期间,历任副讲、主讲、修持股长等职,被澹云和尚请为首座,为主讲法师。

 

1984年,国清寺恢复天台佛学研究社,师以古稀之年再任主讲,几乎每天坚持讲经,并于每年佛欢喜日,宣讲《盂兰盆经》。

 

2001年12月30日,农历辛巳年十一月十六日,阿弥陀佛圣诞前一天,老法师预知时至,于天台山国清寺自在往生。世寿八十六岁,法腊七十二年。法师往生后坐佛龛内,身体缩小,头泛亮光,面无皱纹,宛如活人,后肉身入塔,立灵塔于寺前山。



传喜法师回忆

悟公上人与静慧长老两位大德

相知相惜的那些温暖瞬间

图片

▲左:静慧老法师,右:悟公上人


师父和静慧法师  

一同亲近静权大师,

是同参道友,

深交数十年不断,

修行彼此促进。


师父经常赞叹说老法师是胎里素。老法师家里是住在海边的,是石浦的,出海鲜的地方,但他一入胎他妈妈就吃不了荤的了。这是前世种下的深厚善根啊,十四岁就出家了,出家之后长期住在国清寺。

 

1992年还没出家的时候师父介绍我,如果到了国清寺要去找这位师父。因为这两位的关系非常好,来拜师父的,师父就会介绍他去拜静慧老法师,静慧老法师就会介绍他们来拜我们师父,都是相互的赞叹。

 

静慧老法师一辈子没做过方丈,他一直就在国清寺,看守着国清寺,是国清寺的宝。


他老人家的眼睛特别清透、宁静、慈悲,让人一看你容易留下眼泪。眼睛水汪汪的,如果当你的生命遇到过这种眼神,你的生命就不再漂泊了,就不再会孤独了。永远地有一双神圣的、慈悲的、温柔的眼神,一直在照顾你。

 

他人很瘦,但通体都是光,说明已经修到琉璃体。这样的修行人,任何生命接触他,都会自然而然的生起惭愧心、调柔心、向道心。这样的修行人是真正的人天福田,是这个世间最可贵的珍宝。

 

我的师父也是私下里跟我讲,在与静慧法师同参的过程中,老法师三十多岁就已经证“念佛三昧”。证得念佛三昧有什么瑞相吗?我们常人晚上看不到东西,伸手不见五指。证得念佛三昧,可以看到一片红光充满世界,整个宇宙是阿弥陀佛的光明。


最后一次相见

图片

▲悟公上人与静慧长老合影


这是静慧长老生前,

与悟公上人、传喜法师

的最后一次会面。


2001年最后一次相见,是因为长老示现病重,师父带我前去探望。那天临走前,师父把长老的手放在头上,说:“请阿弥陀佛给我加持。”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心里都一震,师父居然直呼长老为“阿弥陀佛”?但再看老人家的反应,一点不迟疑,一点没有世间的客气,郑重其事,自然而然!

 

这个镜头一直印在我心头。让我觉悟到,证道者个个皆如阿弥陀佛,但“唯佛与佛,方能了知”。我的师父能明确直白地称静慧长老为“阿弥陀佛”,静慧长老能默然承应,这是同参相知,是两位大善知识的相互印证。


发   愿

图片

▲传喜法师与静慧长老合影


静慧法师悲心炽盛,

曾发愿:只要住世一天,

就要主持放一堂蒙山与六道众生结缘。

直至圆寂前,

老法师坚持每晚放蒙山,

领众唱诵经文。

图片


值此老法师圆寂纪念日,

共同缅怀法师之功德,

追思法师之懿范,

祈愿法师不违安养,

还入娑婆,广度有情。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二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二
· 痛苦的因——众生贪嗔痴的心
· 无缘对面不相识,文殊菩萨的又一入世化身:终南杜顺大师
· 从佛的这个超级“笨”的徒弟身上找修行的信心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一(3)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一
· 我是学释迦佛陀的......
· 生命除了心智的开发,还有更重要的事!
· 佛陀那些“排名第一”的弟子们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一(2) 初分随顺品第十七
· “宇宙旋”,旋出了佛法的真实谛
· 师父什么时候在?——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五课
· 菩萨、菩萨,学佛有些关键问题一定要抉择清楚!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一(1)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 之六
· 入佛境界
· 为什么要超度亡灵,超度以后怎么能证明往生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 之五
· 学习师父的言谈举止,像大菩萨护着小菩萨一样
· 悟公上人诞辰九十八周年纪念:听老和尚讲法,仿佛亲见释迦牟尼佛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九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 之四
· 当菩萨们在为众生布施生命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好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