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其实也是佛陀在说自己的本地风光,衪符合于华严一真法界的境界。
佛为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是佛的见、佛的愿、佛的行、佛的种种功德力所造就的世界。众生若能乘愿往生,就能一生成办道业。
为了众生能融入佛的愿海,佛菩萨以各种善巧方便显示诸法实相。
六道之中,从天堂到地狱,都是业力变现的,是假相。像天人,虽然享受着天福,却还是避免不了坏苦的逼迫。而业力流转中的众生并不知道真相,这就需要佛菩萨来“显示真实之际”。
这可以说是最难的工作。让众生破迷开悟,见到并安住于自己的佛性,不仅要有如来辩才之智,还要能熟悉众生的思维方式,明白众生的价值观念,清楚众生的表达方法,要同于众生的言音去开导他、化度他。
诸佛菩萨虽以各种化现救度众生,却不会被万物束缚、被境界迷惑,这也就是修行中常说的一句话:“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佛菩萨于一切法皆得自在,心心念念只是为了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作不请之友”,佛菩萨度生就像妈妈照顾孩子,不需要孩子要求,就会不失时机给予关心和爱护。以自己的功德承担众生的业力,正如《地藏经》中所说,“替与减负,或全与负。”
度众生是菩萨的事业。对于正在修菩萨道的行者,做这项事业除了要有承担众生重业的勇力,还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修行。那么,菩萨行事业到底是有为的还是无为的?
一方面,领悟自己的佛性,知道佛性的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这是菩萨的无为;另一方面,精习法藏增益自己常使不绝,这是菩萨的有为。
所以菩萨是悲智双运,“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以各种方便将真实之利惠及众生。
那,众生为什么觉得跟菩萨亲密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呢?
因为我们轮回得不亦乐乎。
摘自2018年9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开示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往期精彩回顾: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50岁前没说过话、没走过路,50岁后却落发出家,成为一代祖师——祖师们的故事
勤俭也是大美德!——今天是世界勤俭日,请为我们的家园,做出改变!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啦!论坛论文新鲜速递:潘宗光从慧远大师谈文化交流的启示(选编)
你信与不信,观音菩萨都是为你而来……——写在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思考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