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以自己的功德承担众生的业力?

2018-11-14 00:53: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说无量寿经》其实也是佛陀在说自己的本地风光,衪符合于华严一真法界的境界。


佛为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是佛的见、佛的愿、佛的行、佛的种种功德力所造就的世界。众生若能乘愿往生,就能一生成办道业。


图片

诸法实相

为了众生能融入佛的愿海,佛菩萨以各种善巧方便显示诸法实相。



六道之中,从天堂到地狱,都是业力变现的,是假相。像天人,虽然享受着天福,却还是避免不了坏苦的逼迫。而业力流转中的众生并不知道真相,这就需要佛菩萨来“显示真实之际”。


这可以说是最难的工作。让众生破迷开悟,见到并安住于自己的佛性,不仅要有如来辩才之智,还要能熟悉众生的思维方式,明白众生的价值观念,清楚众生的表达方法,要同于众生的言音去开导他、化度他。


图片


诸佛菩萨虽以各种化现救度众生,却不会被万物束缚、被境界迷惑,这也就是修行中常说的一句话:“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佛菩萨于一切法皆得自在,心心念念只是为了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作不请之友”,佛菩萨度生就像妈妈照顾孩子,不需要孩子要求,就会不失时机给予关心和爱护。以自己的功德承担众生的业力,正如《地藏经》中所说,“替与减负,或全与负。”


图片


度众生是菩萨的事业。对于正在修菩萨道的行者,做这项事业除了要有承担众生重业的勇力,还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修行。那么,菩萨行事业到底是有为的还是无为的?


图片


一方面,领悟自己的佛性,知道佛性的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这是菩萨的无为;另一方面,精习法藏增益自己常使不绝,这是菩萨的有为。


所以菩萨是悲智双运,“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以各种方便将真实之利惠及众生。


那,众生为什么觉得跟菩萨亲密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呢?


因为我们轮回得不亦乐乎。




摘自2018年9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开示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往期精彩回顾:

古埃及面具背后的惊天秘密,竟然在三星堆被挖掘出来了!

你的双十一是: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吗?

如何避免修行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苏州西园寺主动退出国家4A级景区?真相竟然是……

长寿、节俭、慈悲与仁心——李嘉诚和杨绛的人生智慧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啦!看各国高僧在论坛上都说了些啥?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50岁前没说过话、没走过路,50岁后却落发出家,成为一代祖师——祖师们的故事

勤俭也是大美德!——今天是世界勤俭日,请为我们的家园,做出改变!

全球高僧齐聚福建莆田,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盛大开幕!

“你的老师是谁?”“是水。”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啦!论坛论文新鲜速递:潘宗光从慧远大师谈文化交流的启示(选编)

你信与不信,观音菩萨都是为你而来……——写在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思考

以前,你是我的同学,现在,你是我的老师……——祖师们的故事

她为何让我如此动心——一位行者对寺院的告白(庙宇风采,让人神往)

孝行天下——“以孝治家”在行动

印光法师: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一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一
· 愚之愚
· 我们、都一样。
· 学霸善财不辞艰辛参学53位菩萨,非要从普贤菩萨那里求得的是什么?
· 古埃及面具背后的惊天秘密,竟然在三星堆被挖掘出来了!
· 黄庭坚:“我前世写的文章竟与今世的一字不差!”
· 农历十月初五 恭迎达摩祖师圣诞
· 五峰祥云起 三界普蒙熏——传喜法师朝礼蒙山施食祖庭四川永兴寺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
· 安贫
· 加油,熊孩子!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九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九
· 病是吾辈良药
· 手拉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要解脱。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八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八
· 以克磨恶习,为入门初地
· 来来来,我们一起聊聊轮回之苦
· 农历十月初三道宣律师圆寂纪念日
· 前世今生--9·11事件转世儿童回忆录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七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