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连年“看海”,那厢千年不涝......

2016-07-15 06:25: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眼下正是雨季,很多城市遭遇内涝,上演了一部部看海去,捉鱼去的故事。


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持续一周的大雨袭城,武汉多处“看海”。其积水严重的地区,大多集中在新建的道路、地铁站、下沉式立交桥,特别是那些填湖而建的新开发区域。武汉近年来不断面临内涝尴尬时,其城市快速发展中地下管道建设滞后、湖泊被填埋蚕食也引发广泛关注。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说:“从抗洪能力来看,我们确实比过去强了,但我们的风险比1998年大了。这种风险大呢,它的根源来自于快速迅猛的发展,城市里变成内涝频繁,就是常规的暴雨,它也会积水了。大量原来可渗透的路面都变成了硬化的混凝土。过去可以调蓄雨洪的水塘、湿地、洼地现在也都变成了小区。这些地方历史上曾发挥了天然调剂雨洪的作用,现在你人占进去了,把它盖成楼房了,水没地方流了自然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素有“百湖之城”美誉的武汉,其中心城区的湖泊已从建国初期的127个,急剧萎缩至如今的38个,湖泊调蓄城市降雨、缓解内涝的功能越来越弱。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急剧扩张,房子越修越多,河占了,湖填了。一座历来地势低洼的江城,城市里的水变得无处可去,只能夏天到武汉来“看海”了......


图片


古城赣州近千年来,从未被水淹过,究其原因就是其有一套千年前宋朝设计的地下排水系统,一个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活文物”。


图片

福寿沟内壁图


福寿沟,建于宋代中叶。时任赣州知州刘彝,根据城市规模、街道布局、地形特点,建成了福沟和寿沟分别将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因为两沟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而得名。


福寿沟利用天然地形的高低之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污水排入江中和濠塘内。


图片

水窗


福寿沟有12个即排水口。水窗的闸门借水力自动启闭,十分巧妙。当江水低于下水道水位时,借下水道水力冲开闸门;江水高于下水道水位时,借江中水力关闭闸门,以防江水倒灌。


图片


福寿沟与城内三大池塘、几十口小塘连为一体,有调蓄、养鱼、溉圃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效益,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链、一个活的水系。遇暴雨,它可调节雨水流量,减轻下水道溢流;江水回灌时,这些池塘又成为天然的蓄水池。


图片
赣州城墙


民间传说认为,赣州是座龟形“浮城”,不管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跟着浮起来。现存的赣州古城,的确是由唐末五代时风水学家杨筠松选址建造的“上水龟城”,城形如龟,可以减小洪水对城墙的冲击力。用砖石修砌城墙,并冶铁固基。


图片


在惊叹古人的智慧时却发现,从前的存在了近千年的沟渠、水塘等发达的排水系统正在被填埋,因为城市要发展,要建设高楼大厦。我们担忧,千年不涝是否会成为历史?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又能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什么呢?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法师答疑】:哪种方法,能让过世的祖先更好的解脱?
· ☸【讲经连载 】:  讲经连载:《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二十三
· 科比台湾学禅,体验山僧生活
· 什么样的福报使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看了终身受益)
· 弘一大师惜福事迹
· 传喜法师:崇简习勤 得大智慧
· ☸【祖师传】:南山律宗开山祖师-道宣律师
· ☸【法师开示】:心光明,前途就光明
· 叶圣陶:弘一法师与印光法师,一位飘逸,一位凝重
· ☸【法师答疑】: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和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孩子?
· ☸【讲经连载 】:  讲经连载:《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二十二
· 我的出家因缘
· 传喜法师:修行是大丈夫所为
· ☸【法师答疑 】: 净土法门“南无阿弥陀佛”,不是同时也在忏悔吗?
· ☸【讲经连载 】:  讲经连载:《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二十一:听经的状态
· 如何生个被佛菩萨护佑的宝宝(内附护胎神咒)
· ☸【法师开示】:善知识是我们修行路上的依怙
· ☸【讲经连载 】:  讲经连载:《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二十
· 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并不是佛菩萨让你快乐或痛苦
· 舍爱离亲出家慕道 愿行并深度众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