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半部《论语》治天下

2016-01-05 09:47: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一部《论语》就讲“良心”二字


过去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要说一部《论语》了,半部《论语》就治天下了。为什么?《论语》这么伟大?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我们都去读读《论语》什么意思,里面有什么高深的吗?孔夫子跟学生讲的那些,非但一点高深的都没有,甚至就是婆婆妈妈在讲事情的。


讲什么话呢?就是聊天,拉家常。说某家他有个弟子,做好事被人嘉奖,他不要嘉奖。孔老夫子说:“你要接受嘉奖,你不要嘉奖,天下做好事的人,如果得到嘉奖都不要的话,别人就不敢再做好事了,不愿意再做好事啦。做好事的人就应当得到嘉奖,要形成一个崇尚好人好事的社会风气。”


《论语》里面就像拉家常,虽然是拉家常,祂关系到的是人心,是社会,是天地之正气。总结下来,一部《论语》讲什么?就讲“良心”两个字。恢复人的良知、良心。


莫言写的《生死疲劳》,书开始就说:“佛言,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整个生死轮回从哪里来?从贪欲而来。然后就展开了洋洋大观的一部长篇小说。他所有那么多小说,他的特点、特色是什么?表现了他这个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反映了莫言怎样的一个为人的状态?我看了他的作品,我非常崇敬他,我恨不得给他磕头。为什么?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良心”这两个字。如果没有“良心”了,人就像畜生一样。


图片


存半个良心天下即太平


我在山东潍坊风筝博物馆里面看过风筝,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风筝博物馆里面有一个风筝作品是黑包公,边上写了四个字:清正廉明。他怎么样的形象?头是扎个辫子,发髻,然后帽子在哪里?帽子在手里。那个手呢?这个手捧着帽子,那个手拿着一个剑,额上有个阴阳眼。这形象代表什么?那个时代的皇帝我们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们老百姓要记得包公?他是嫉恶如仇啊,他是有良心啊!一个有良心的人做官,这是老百姓的福报啊,一个不昧良心的人,是老百姓之福啊!所以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只要你有半个良心,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我们现在各行各业出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良心啊。“包青天”是什么意思?“我宁愿官不做,我也要保持这个良心”。他有这个气概。这个帽子是拿在手里的,过去讲舍得一身剐,我就是官不做了,头掉了,我也得该做的事我得做,该说的话我得说。这就是莫言的精神。


图片


恢复良知 国家兴旺


当今作家有多少有莫言的精神?长养在这片土地上,没给我们父老乡亲丢人啊,他是立于天地之间的一个大写的“人”啊,他是有仁义道德的一个人啊,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


不要说有社会地位了,就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我们第一个本能就是要保护自己,这没有错误,人要保护自己没有错误。但是一个生命够壮大的时候,有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有承担意识的时候,那就开始不一样了。


所以“人”是有大写的“人”和小写的“人”的。所以,高密这片土地,山东这片土地,出了这么个名人,这是可以骄傲的。


现在说“上位”,想出名。出名不难,做坏事也能出名,难在一个人一身正气。外国人给他诺贝尔奖还不算,以后多一点中国人去读他的书,去找回我们为人的良知,中华优秀文化就复兴了。


图片


良心都回来了,国家自然就兴旺了。自己会自我谴责了,自我修正了,也不要外国拿个枪炮来看着你了。


一个人要从小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群体也是这样。一个社会乃至于一个国家、民族,也要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保持一种良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寻找孔子的灵魂与终极意义——评纪录片《孔子》
· 世纪末警钟
· 2015,传喜法师在路上“偈语”集萃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集 一时佛在入圣境
· 傅国涌:一个人的生命能否展开,起点在基础教育
· 传喜法师:觉悟比方法重要!复兴传统文化,就要从根上去恢复
· 《佛说阿弥陀经》第二集 如来金口宣顿法
· 前世今生:玛丽莲·梦露投胎转世为加拿大女歌手
·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 传喜法师:每个人都有佛性! 若说“那个”就是你的佛性,你敢相信吗?
· 传喜法师:“法”为诸佛之母!善知识是我们“破迷开悟”的重要“因缘”
· 图说2015 寄语2016
· 六祖大师的禅法窥见
· 传喜法师: 当你“安住”于般若本性中,就超越了生死!
· 传喜法师:聚沙成塔!无著菩萨苦修12年,依大慈心才看到一条癞皮狗
· 《观澜知源》 佛和人的区别
· 传喜法师:“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 传喜法师厦大EMBA讲座《“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之②l生命中真正的财富! “求知”要“求”什么样的“知”?
· 微视频:《观澜知源》“知识”是从佛身上搜来的灰尘
· 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位日本建筑师的演讲在全世界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