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传喜法师在路上“偈语”集萃

2016-01-04 09:54:00 发布: 人气:5

回首2015,一度被记者追问“为什么在路上”的传喜法师,一年盘点下来,慧日弘法车果然又跑出了数万公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 撷取这一年来法师所到之处随口吟出的偈语,来领略一个出家人的生命情怀……


图片


图片


“为什么我在路上呢?要到机场、火车站才能遇到我呢?”

—— 佛教,是经过人类几千年检验的智慧,这个成熟的思想是需要传递的。常常我在火车上,也有人会禁不住上前来问:师父,能跟您聊两句吗?聊后发现: 原来佛教是这样子的,那我怎么早不知道呢? 您怎么不早说呢……


—— 现在我们用电视、卫星、网站、Facebook,微信、博客、报纸、杂志等种种媒体在弘扬,但在社会上,老实讲,我们了解佛教的渠道还是那么少;可在生活中,能看到的佛教信息还是很少的。


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奔波呐喊,甘愿去做一个佛教的宣传者甚或去做一个报童端盘子的!


这个过程,我们也乐在其中,也在自我调整。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会发现最需要帮助的原来是我们自己,因为总是在去帮助别人时才发现,我们自己的心力、劳力、人力等都是那么匮乏。所以,这个过程也成为我个人的一种修行、一种修法。在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个人是第一个,首先得利益者。

阿弥陀佛!



图片


心莲润春露

日月照佛檀

愿竭轮回海

相逢喜乐园


——2015年1月15日于《和光雅音》慧日寺

新春祈福音乐会



图片


图片


无念云守门

有情月点灯

三宝人间舟

四恩常记心


——2015年3月13日,朝礼禅宗祖庭云门寺

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即虚老茅篷



传喜法师于2015年4月21日携众泰山朝圣并赋诗两首、撰文一篇,挥毫泼墨数幅。


图片


佛子眼中的泰山

●传喜法师


仲尼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海拔仅1500多米,何以小天下。


五岳之首的泰山,主要不是衪的物理海拔,而在于祂的人文高度,自然景观被赋予精神内涵,承载了圣贤崇高的道德情操,泰山既奠定了中华道统坚实厚重的基础,也托起了华夏文明普照天下的高度,泰山是民族自信的图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可以想见尧舜登泰禀天诰地,化育苍生的凝重眼神,也可以想像孔孟登泰仁爱天下,重塑周礼,复人性兴家国的悲怆情怀。

青山依旧,圣贤不在,人心如浊浪,再借泰山石敢当,作中流砥柱。


圣人出而黄河清,泰山安则天下安。


愿儒释道的文化再次成为泰山精神,愿泰山精神之国基永固,佛道遐昌,民修礼让,风雨以时,江海清晏,日月常辉。


传喜携众跪祈泣告诸佛菩萨、诸天神衹护佑——中华再起,文明再兴!天下万民景行,四海高山仰止!”


图片


图片


泰山赞

●传喜法师


高山入云端 流水泽人间

帝羡青松寿 蓬岛问金丹

有道朝圣山 无德难封禅

愿为岱宗石 护世亿万年



图片


致登泰山者

●传喜法师


中华帝王山

拔地通霄汉

天街碧霞境

岱庙阴阳间

策杖红门始

七千十八盘

自古圣贤路

其难比登天

但懷凌云志

定得证金仙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泰山碧霞元君圣诞,為讃泰山奶奶慈護群黎之功德,作诗一首勉励所有的登山者及一切有志成為能利濟三途報答四恩者善願成就,報答聖賢和泰山老奶奶的恩德。佛歷三千零四五年三月初五於泰山腳下,慧日寺沙門傳喜筆。



图片


2015年11月22日,传喜法师应邀出席桂林首届佛教论坛并作《佛陀的授记——法运的当代机遇》主题讲座。当日一早,为此次佛教讲经交流会作偈:


云卷云舒天常在

花开花落山本来

我心寄於日月光

照君昼夜皆吉祥


——佛历2559年十月初十写于桂林



图片


2015年11月24日,离桂林至贵州,连夜赶路,一路行驰,并作偈4首:


掬水月在手

隔山戒体香

都说桂林美

不及一和尚



图片


不下漓江上高速

车轮犹如法轮渡

人物皆在盆景中

后者思前今是古



图片


图片


桂林贵陽十萬山

一片痴心走其间

贫僧亦有愚公志

化峰为塔供於天


——201511月24日晚间8:09 刚过桂黔六寨

于两省交界处



图片


北国银装裹

南海蝶花忙

唯我东西走

布雨报上苍


——距贵阳还有50公里



图片


图片


人往高处走

水向低下流

生命如斯君知否

不念弥陀空啾啾


——2015.11.25于黄果树瀑布,有感于在贵州龙场悟道的先贤王阳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天是感恩节!一个温馨的日子,从早上醒来就有满腔的感恩话语,但是现在已经月高星稀,鸟倦归巢,我一句感恩的话还没说出口。世间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兑换黄金、白银、香水和鲜花作感恩的语言,我是将斋戒、禅定、策杖、芒鞋来作感恩语。


世间人倦了也会放下,冲出红尘的烦恼,而我却走入红尘搅扰大家的心,用佛法的双浆划拨众生的心湖,留下三宝的倒影,这世间如果没有觉悟的心,不管是人是物都会像风中的尘埃、时空的垃圾,人若觉悟了,烦恼即是菩提,有漏转为无漏,分别转为殊胜的智慧,轮回也能开出极乐的花朵,所以这就是我特殊的感恩心、感恩行,——感恩节的礼品!


——2015.11.26 感恩节写于贵州遵义南江宾馆



图片


2015年12月7日传喜法师于永兴安陵书院进行传统文化讲座及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中国的宋朝重文轻武,书院得以蓬勃发展,讲堂游历之风兴盛,安陵书院得以始建,世赋“北有岳麓,南有安陵”之称。碑上刻着秦少游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是“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少游的才华被东坡赏识,由苏东坡题跋,米芾书写成书,形成郴州的三绝碑。苏东坡陶醉于这句词的意境,认为一万个人的才华加起来,也抵不过秦少游的这一句词。我们若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知和体验,就会明白此中之真义,也会成为万人之上的人。今天的相聚,也使这一话题成为一场精神的盛筵。


中华文明是地球文明与宇宙文明融合的文明,我们生命成长的目的就是融入宇宙文明之中。即便高处不胜寒,人也要往高处走。在我们这个以竞争为主的社会里,通达真理的人虽很稀少,但他们就像是生命的灯塔、暗夜的明灯,是人类整体文化高度的坐标。所以我们应该尊师重道,因为真理一旦被世人所否认,有朝一日真有可能会“永世不得翻身”。比如我们佛门禅师的话头,“吃茶去、吃茶去”,“庭前柏子树”,今日会作何解?真理如同万仞绝壁,毫无攀援处,鲜少人知。


传喜法师从佛家的角度解读“郴州”的“郴”字,道出了郴州仙佛辈出的密义。“林”与“耳”合一蕴含了“人天合一”,“人”“山”合一构成“仙”字,就指明了成仙的方法。这与佛教观音法门的“紫竹林中观自在”修法是相通的,由此即可解读“郴江本自绕郴山”的涵义。


曾国藩精通儒家学问,他的家书日记里有很多修身养性的内容。对内修心性,对外历炼人事。有心性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做事,有本有事,才叫做有本事,能够于人生历经坎坷磨难,面对许多不可测的经历,因此,连毛泽东也自愧弗如“曾国藩有本事”。


如果说古代一万个人不明白的道理,那么现代一千万人也不会明白。因为这个时代面临的危机史无前例。


围绕这一课题,针对三绝碑的千古之谜,传喜法师重作四句偈:


郴江本自绕郴山

紫竹林中观自在

为谁流下潇湘去

倒驾慈航度众生



图片


图片


2015年12月19日,法师参访了北京西山八大处证果寺,在摩崖石刻处作偈:


山有残雪寒

密摩岩洞暖

世人竞风华

不知西阳残



图片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佛教慧日编辑室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傅国涌:一个人的生命能否展开,起点在基础教育
· 传喜法师:觉悟比方法重要!复兴传统文化,就要从根上去恢复
· 《佛说阿弥陀经》第二集 如来金口宣顿法
· 前世今生:玛丽莲·梦露投胎转世为加拿大女歌手
·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 传喜法师:每个人都有佛性! 若说“那个”就是你的佛性,你敢相信吗?
· 传喜法师:“法”为诸佛之母!善知识是我们“破迷开悟”的重要“因缘”
· 图说2015 寄语2016
· 六祖大师的禅法窥见
· 传喜法师: 当你“安住”于般若本性中,就超越了生死!
· 传喜法师:聚沙成塔!无著菩萨苦修12年,依大慈心才看到一条癞皮狗
· 《观澜知源》 佛和人的区别
· 传喜法师:“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 传喜法师厦大EMBA讲座《“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之②l生命中真正的财富! “求知”要“求”什么样的“知”?
· 微视频:《观澜知源》“知识”是从佛身上搜来的灰尘
· 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位日本建筑师的演讲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 传喜法师厦大EMBA讲座《“知行合一”智慧实践》之①l 天地大“道”,你“知”什么?[太极拳,看到了“拳”,那“太极”是什么?]
· 微视频:《观澜知源》解读“朋友”的“朋”字
· 本焕老和尚:诵《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世界好
· 传喜法师:阿弥陀佛圣诞的由来,永明延寿大师当初为什么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