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Bramblitt的画室
比起一般艺术家的画室昏暗的多
甚至完全不需要光,
因为他根本就,看不见!
-不过-
即使连光线都看不清楚的他
依然能画出如此画作
和印象派大师
莫奈·的作品放一起,似乎也不逊色多少
来自·莫奈的“Twilight of the Bubble”
即使在20多岁时,Bramblitt也算不上帅,一头乱发温柔腼腆,他还想不好人生究竟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喜欢艺术,却没有选择作为职业,拿了创意写作和残疾研究的大学学位,却当了几年的办公室经理。
而在他的世界里,唯一最熟悉也最确定的事情,是逐渐消失的视力。
11岁时,色彩就一点一点地在他生命中抽离。直到那一天,一系列严重的癫痫,他在医院里醒过来的时候,医生对他说,对不起,以后你再也不能看见了。
他终于整个人沉入了黑暗,如同住进了四面高墙的监狱,他把自己关进房间,固执地觉得地给家人朋友添了无限的麻烦,所有轻易的日常,都要再次重新学习;所有熟悉的道路,都变成了冒险之旅;失去视力的第一年,他什么也干不了,他就这样坐在黑暗中,清晨和黄昏,仿佛同一时刻,时间失去了概念。
整整一年
他跟生活断裂开来
直到有了一条导盲犬
他在失明后第一次走出公寓
除了强光会隐隐绰绰,
他已经看不到任何东西。
坐在人群中的时候,
他仍然感到深深的疏离。
然而就是那一次走出房间,
他发现了一个改变生活的转折点。
盲道使用了凸起的纹路,
区别了普通的人行道,
如果把它们运用到画布上,
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黑暗监狱中的Bramblitt
如同用勺子在墙上挖出了一个小坑
如果坚持下去
也许终有一天
他将挖出一条地道
迎面看见心中的阳光
他开始练习用速干颜料在画布上画出线条
并不是个容易的过程
房间里堆满了画废了的纸
随着他越画越多
他开始发现
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质感
蓝色有着丝绸般的光滑
而土褐色
则更加胶着一些
他在画好的线条里上色
通过指尖的指引
感觉线条的走向
手指变成了他的眼睛,他用手指触摸画布,用手指调出颜色,用手指引导画笔……心中的色彩炸裂开来,它们强迫他活下去,敦促他在画布上把所有颜色呈现出来。
画下去,永远画下去,像没有明天那样画下去。
他画他从未真正“看见”过的儿子
画他只能通过触摸
才能分辨出形体
甚至连他的导盲犬“回声”
也拥有了自己的肖像
画少年狩猎时偶遇的那只公鹿
画晚霞与湖水之间的帆船
画池塘中嬉游的小动物
所有年少时逐渐淡去的记忆,在失明之后,反而用最浓烈的方式,统统涌现出来,超越了一个盲人的物理限制,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精神的世界。
没人能在那里规定你看到的天空是什么颜色,水面是什么颜色,没人能给你制定规则,在那里,你就是自己的皇帝。
他画灯火阑珊时一个人的孤独,
也画想像中两个人最美好的爱情
视频6分18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然而人像依然是个挑战。
自从失去了视觉,Bramblitt说,他反而对画作的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是在看,是用感觉。
当你有正常视力的时候,每当一个人走过来,你会被颜值所吸引,你通过一张脸来判定美和丑,但是世界一片黑暗的时候,你却会拥有另一种能力——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捕捉一个人超越物理属性的本质。
音乐是另一个主题
失明之后
Bramblitt其他的感官更加敏感了
“每当我听到乐声时
在心里,我看到的是颜色
那些色彩,淹没了我四周的空气
它们不停地说,快把我画出来。
不开画展也不画画的时候
他就跑去给孩子们开免费课
教他们如何蒙上眼睛
用手指来感受颜料
用心去画画
300多幅画
两本画册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做演讲
Bramblitt说
比起没有失明之前
他现在能看见的色彩更多了
“没人在乎你不能做什么
他们只在乎,你能做什么
视频2分29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世界吻我以痛
而我报之以歌
Bramblitt拿起画笔的一瞬间
最黑暗的“监狱”
就注定会有一条通道
通往最绚烂的光明
——摘自“美术志”公众平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