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过去,那些烧香的老太太一到庙里就喜欢抱大殿的柱子,蹭了又蹭,柱子都被蹭得亮亮的。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信心,这种文化很好的,没有害处,因为理与境是和合的。
我们佛弟子得三皈体的情与非情境,就是现前的僧团、现前的善知识在讲这些理的时候,理与境是和合在一起的。我们来朝拜圣地,这个圣地就是文殊菩萨智慧的一部分,五台的风、五台的云、五台的蓝天,都是五台圣境的一部分。
文殊菩萨在哪儿呢?经典里说:“文殊菩萨或现云,或现光。”所以,我们要理解天上的云、彩虹都是文殊菩萨所化现的。
五台山的天、五台山的云、五台山的风……只要你把这个情境记在心中,领纳于心,都是可以消业障、增福报、长智慧的。
云是很奇妙的,我们看着它,就如面对菩萨一样。在湛蓝的虚空中,慢慢地长出一朵像棉花似的云,用它特定的语言时快时慢地变换着各种各样的形状,有时像梵文,有时像汉字,有时像动物,然后又慢慢地消融于蓝天里。
这就是文殊菩萨在跟你说法——你的念头从哪里来?
我们从无中生出一个念头来,像猴子翻跟头似的翻了十万八千里,在不经意间就消失了。
如果你听得懂文殊菩萨说的这个法,将一生受用不尽。只要这个情境现前,你就能度自性众生了,就能断自性烦恼了。
烦恼就是念头,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产生烦恼的时候,不被它转,不被它动,就这样欣赏着它,静静地等着它自我消融吧。
古人有很优美的语句来表述云——“白衣苍狗”,指天上的浮云有时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灰色的狗。在中国的语境里面,也用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以前学佛时我们总认为要除掉什么,总在思考着是不是要把罪业消掉了,自己的世界才干净,才会幸福。后来,当智慧增长了,才发现什么都不需要动,幸福指数就增高了,什么都没变,我们的净土就现前了。
不同的人活在不同的世界。同样在圣地,有的人活在常寂光净土,有的人活在实报庄严土,有的人活在方便有余土,有的人活在凡圣同居土。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