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心而升起的恭敬不容易做到 ......

2023-06-07 23:23: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在内心里,我是觉得大家要学佛,要想开智慧,每天都要祈祷文殊菩萨,而不是到了菩萨的圣诞日我们才重视。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念念都要忆念、顶礼文殊菩萨,祈请文殊菩萨帮我们开智慧。


除了要时时忆念佛菩萨,我们佛弟子还要恭敬三宝形象,恭敬出家人。恭敬是如法的,不恭敬是不如法的,如果轻慢、亵渎,那就是更加罪恶的。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在这个殊胜的对境面前,我们恭敬就得福,不恭敬就是负面的,会得罪。




图片


但实际上这种训练还真不容易,要训练出一个恭敬心是很难的。我们平时嘴上讲一句好像很简单,但要形成这种功德,一个人能有恭敬的状态这是不容易的。我们看孔老夫子的那个手势,他的头向前倾着,身体躬着,曲躬抱拳,能做到这样是不容易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内在的心态就是背着手、昂着胸,觉得自己天下最大。这就是无知者无畏,他们不仅不知道恭敬的对境、恭敬的状态是什么,更不知道“道”是什么,也不知道“德”是什么。



图片
图片






家里的长辈都会警策我们,让我们知道收敛。虽然我们小时候也不懂得太多的,但是会有一种敬畏。那时候我们虽然小,但是家里有那些行为,有那些规矩,不管我们懂不懂,必须这么干。这样,家里的秩序就不会乱。所以,中国人常说,教育孩子立规矩要在他小的时候,教儿在婴孩。


中华文化,里面是有丰富的道德内涵的。虽然这些道和德有些不是普通人能懂的,也不是一个小孩子可以理解的,但是你必须得遵循它。就像我们小时候背唐诗宋词一样的,虽然不懂,但是我们背诵了,以后可以用一辈子去慢慢理解它。


图片


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恭敬是什么了,甚至连敬畏都没有,敬畏都没有何来恭敬啊?恭敬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从内心里升华出的一种情感。敬畏是从规矩里来的,恭敬是要从理解里来的,一个成熟的生命才会做到恭敬,这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生命境界。




图片


因为我们亲近过有道有德、有修有证的大德长老啊,我们知道真正的修行人是什么样的啊。我们知道那种人生的淡然,大道淡默的那种境界是什么,最伟大的那种生命状态是什么。



图片
图片



就像我师父,过去形容一个人叫望之俨然,触之即温。我师父就是看着他都是温的,看到师父的照片就会摄受我们。如果真实接触的话那更是神秘的,师父讲的话,他为什么要这么讲,为什么他的一个表情是这样的,你要去想,想很久很久,甚至要用生命中的几十年去参。


无心的人可能会觉得师父很平淡、很平凡,而有心的人就会去研究。他跟人也好,跟自然界也好,跟人文界也好,他的生命都是那么地融洽,没有棱角。真正接触过修行到这种境界的人,我们才会知道儒释道的那些圣贤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现在每天在法堂里看着师父的照片,然后再学着佛,是很幸福的啊,看到我师父的影像、他的音容笑貌,我们就会知道经典里的这些理论,通过我们的实践,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法喜禅悦、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传喜法师




图片
图片






2023年6月6日,农历四月十九,慧日禅寺僧众结夏安居第四天,是日晚,慧日寺法堂内10朵昙花同时绽放,满室芳香馥郁,供养诸佛菩萨,供养龙天护法,供养三宝,法喜充满!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药妙智解疑难(二十五)
· 黄金的传承
· 三宝的益处,要从恭敬处求
· 聚焦“文化传承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佛弟子应该具有的状态
· 盛世修文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今日高考,考场外的家长该怎么“神助攻”?
· 大药妙智解疑难(二十四)
· 佛陀制戒的十大功德
· 我们常说“南无佛”,怎么“南(na)无(mo)”?
· 今日芒种 || 勤耕有福,静待欢喜
· 皈依,是皈依什么?
· 学会自己加持自己
· 清凉微漫|事后方知忍为高
· 【隆重推出】《正见》第一集:以炽盛的觉性光芒堪破轮回的假象
· 芳香洁白的佛法莲花,需要大家共同的呵护!
· 追思忆念传印长老 | 一生行持,必有感应!荼毗后现七色舍利
· 祖师们因地制宜的恩德
· 世界环境日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你我做起
· 世界环境日|关于塑料污染您需要了解的惊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