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愿众生同发无上菩提心——日诵净行品107愿

2023-06-09 00:01: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图片




《净行品》偈颂第七部分是菩萨到“城中乞食”时所发的善愿,共有二十二首偈,可以分为五类,总说处所有三愿,“入家”有三愿,“乞食得否”有八愿,“得食正食”有七愿,“食讫说法”有一愿。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城中乞食”二十二愿: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着,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图片


图片




Manjusri Temple

日诵净行品




图片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When I enter a residence, 
I vow that sentient beings 
Will enter the Buddha Vehicle 
And equal the Buddhas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广释】到了人家里面接受供养的时候,普愿众生同发无上菩提心,以如幻的智慧,来起如幻的修行,证入空性的智慧。



图片




图片


一切诸佛以无量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给众生演说诸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机而说。佛说这些法为什么?让众生成佛!一切诸法都是方便,就为了一佛乘,这就是法华经的真义。“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咱们闻到法华经,佛都给我们授记了,都能成佛;时间长短那就看你的发心,看你的修行功力。 




图片

到人家屋中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得入唯一佛乘,和三世诸佛平等,而无差别。三乘是善巧方便教,佛乘是眞实圆满教。


“入其家已”:这是进门了,进门来受供养。本来乞食比丘都是在门口那儿,这儿说入其家已,这一定是有特殊的因缘,到人家里去应供去,所以说“入其家已”,到家了之后。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得入佛这个大乘菩提性海。“三世平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分别心,这就是大乘的佛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躲在菩提心的壳子里

安居羯磨 | 珍敬守护,莫令这三月九旬空过

岁月辛劳,法乳让心不老

清净的力量

修行不需要本钱

把清澈的水观想供佛,都是很大福报

佛制安居 精进行之

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纪念特辑 | 涵养

梵呗|天宁梵呗-音乐咒

天地降人才,会选择怎样的家庭?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药妙智解疑难(二十六)
· 福报是修出来的
· 把修行的感想写一写,好的东西要铭记下来!
· 贪,是轮回的一种业习,而不是本能
· 世界海洋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安居加持:“福城修福”——中普陀寺开山方丈芳振大和尚莅临福城文殊寺(视频)
· 安居加持:“福城修福”——中普陀寺开山方丈芳振大和尚莅临福城文殊寺(视频)
· 由内心而升起的恭敬不容易做到 ......
· 大药妙智解疑难(二十五)
· 黄金的传承
· 三宝的益处,要从恭敬处求
· 聚焦“文化传承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佛弟子应该具有的状态
· 盛世修文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今日高考,考场外的家长该怎么“神助攻”?
· 大药妙智解疑难(二十四)
· 佛陀制戒的十大功德
· 我们常说“南无佛”,怎么“南(na)无(mo)”?
· 今日芒种 || 勤耕有福,静待欢喜
· 皈依,是皈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