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到寺院祈福,怎样礼佛功德最大?

2023-05-01 00:01: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五一假期,很多人会到寺院礼佛祈福。人们常说“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我们的每一拜都有这么大的功德吗?

 

事实上,同是礼佛,发心不同,所得到的利益自然各异。如憨山大师的《费闲歌》中所说: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磕破也徒然。





据《法苑珠林》记载,南北朝时来自天竺的勒那三藏法师因见华夏人民礼佛的方式不甚熟谙,于是介绍了七种礼佛之法,分别为:我慢礼、求名礼、身心礼、发智清净礼、遍入法界礼、正观修诚礼、实相平等礼。


而后,清凉国师制《华严疏钞》,对这七种礼佛方式的名称稍作调整,并于其后更增三种:大悲礼、总摄礼、无尽礼。如此便有十种礼佛方式,从粗至细,自浅而深,义理周全,观法齐备。


那么,这十种礼佛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图片


点击收看视频:《普贤行愿品》第六集







图片



 第一、  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那样,内心没有恭敬心。这是有过失的。



 第二、唱和礼

礼拜时高声喧杂,词句混乱,随别人礼念,自己也礼念,但身不端正、意不虔诚。举个例子,一边身体在磕头,一边还跟别人打招呼、聊天,“你好,你也来啦。”这种就叫“唱和礼”,纯粹就是走过场。


凡夫我慢深重,自恃高于他人,不肯低头、曲躬。由于心不谦下,贡高我慢,令我执坚固,导致生死轮转,无有了期。修行首先就要对治我慢,所以,在对三宝的礼敬上,一定要注意避免我慢礼和唱和礼。



 第三、恭敬礼

五体投地,接足殷重。以自己最尊的头部顶礼诸佛最下的双足,表示最恭敬的态度。这里,内心殷重是指意业虔诚;发愿、称名、赞叹是指语业的虔诚;五体投地是身业的虔诚,以清净身语意遍礼一切诸佛尽无余。



 第四、无相礼

意不单单虔诚,而且还安住于智慧之中,叫深入法性,远离能礼、所礼之相。我们礼佛是为了折伏我慢幢,佛的智慧告诉我们,有“我”吗?没有“我”。既然没有我,那“能礼的”是不是就没有了?安住于这个没有“能礼”和“所礼”的相,虽然在礼拜,但礼拜的时候无我。



 第五、起用礼

虽然没有能礼、所礼,但不妨普运身心,礼不可礼。虽然从理上来说,无我能礼者、无佛所礼者,而我却不被这个理所障碍,在事上还是照样这样礼,一边这样礼、一边住这样的观。



  第六、内观礼

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内观礼已经没有外在礼拜的形象了,我们所谓的忆佛、念佛,把心安住于法身的状态,其实也是一种礼佛。



 第七、实相礼

若内若外,同一实相,不住任何法,自然常冥法界,常礼诸佛。这是实相礼,即顿教礼佛。

这就是六祖大师所领悟到的,六根也好,六尘也好,同一实相,不取不舍,住于诸法实相。



第八、大悲礼

一一礼敬,普代一切众生,同体大悲,人我无二。我在礼佛,即一切众生在礼佛;我离骄慢,即一切众生离骄慢。这叫做大悲礼。

 

已经到实相礼了,为什么还要礼呢?你懂得实相礼了,但实相无相,它不可言说、无名无状,你怎么对爸爸妈妈说呢?我们虽然能礼、所礼都双亡了,这个动作不做也普礼十方诸佛了,但为了如母众生的缘故,为一切众生礼,这就叫大悲礼。

 


 第九、总摄

把前六门总摄在一起,排除不如法的我慢礼和唱和礼。总摄礼是指我们的礼敬,需五体投地,接足殷重,恭敬而礼;深入法性,远离能礼所礼之相,无相而礼;虽离能所,不妨普运身心,礼不可礼,起用而礼;但礼内佛,不向外求,内观而礼;若内若外,同一实相,实相而礼;一一礼拜,普代众生,大悲而礼。这样就叫普贤行愿的礼佛。



 第十、无尽礼

无尽礼就是入帝网境界,所礼之佛,能礼之身,都重重无尽。因为诸佛法身本就融通,所以,礼佛一拜,遍通法界。礼一佛时,即是礼一切诸佛;礼一切诸佛,即是礼一佛。能礼之身无尽,所礼之佛无尽,无尽之身礼无尽之佛,重重无尽,称无尽礼。


图片



虽然同名礼佛,但有十种不同用心。其中,我慢礼、唱和礼是错误的方法,存在很大的过失,学佛者应当远离。礼佛至少应存有恭敬之心,以免过愆。而作为修行人,更应当逐渐修证后面八种礼佛方法,即便慧解和观照之力暂时无法达到,也应将之作为修学礼敬的目标。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奠基三周年|古文殊寺纪录短片合集

你家的地名叫什么?

清明,不仅是节日,也是节气,更是怀念

如何摆脱“牛身”,回到佛国

体验到无我的时候,那一刻……

佛子心语 | 积功累德,让自己的良田变得肥沃

现前僧宝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宝的显现

东门上飞越的那刻,生命的轨道便从此不同

隆重推出:望海潮|纪录片《觉岸》第三集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二)
· 五一劳动节快乐 | 赋予劳动更多的意义
· 戒定慧的修养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 屠夫临终忏悔:我将堕地狱,杀的七百头牛来索命了,转告世人不要杀生啊!
· 珍惜学佛的机会
· 春风里,种下一棵菩提树
· 五一特辑 | 五一,心到哪里去?
· 《童蒙止观》〡祛除魔事的两种方法
· 修行不是天方夜谭
·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一)
· 打坐,需要常常训练
· 修行假如不回向.......
· 我的前夫是猪妖:人类寿命像指头一样短,要抓紧修行啊!
· 这时不能开口
· 暮春,听王羲之聊一件大事
· 愿一切众生证得解脱——日诵净行品104愿
·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 普行菩提制止邪见(四)
· 菩萨的发心
· 日常,如何利用喝水吃饭来修行